《百家姓》產生
北宋時編的《百家姓》是流傳較廣的以識字教育為主的綜合只字課本!栋偌倚铡肥羌瘽h族姓氏為四言韻語的蒙學課本,作者的姓名已佚。全篇從“趙、錢、孫、李”始,為“尊國姓”,以“趙”姓居首。全篇雖是400多個前后并無聯系的字的堆積,由于編排得巧,亦極便于誦讀,不僅為孩童提供識字條件,而且提供全國姓氏的基本內容!栋偌倚铡泛汀度纸洝贰ⅰ肚ё治摹吩戏Q“三、百、千”,成為相輔相成的整套啟蒙識字教材,一直流傳到清末。后世曾有不少對《百家姓》、《三字經》的改編本,但都未能較久、較廣地流傳,不能夠取舊本而代之。
王旦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他沉默好學,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真宗時,累進工部尚書同平章事。真宗帝曾對眾人說:“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卞Y之盟后,王欽若鼓動宋真宗登泰山搞封禪活動,王旦對此表示反對。宋真宗特詔王旦共飲,臨走又送他一壇黃封御酒。王旦拆開一看,竟是一罐耀眼的珍珠!王旦長嘆一聲:“皇帝行賄,要堵住我的嘴,奈何?”從此違心地依從真宗,對這類蠢事不再發表異議。真宗被王欽若的花言巧語迷惑,準備叫他出任宰相。王欽若是江西人,相傳宋太祖有條禁忌:不用南方人任宰相,并刻石于政事堂。王旦從旁提醒真宗:“祖宗朝未嘗有南人當國者。”結果王欽若到天禧元年王旦死后才得以拜相,他頗為不滿地說:“為王公遲我十年作宰相。”王旦死后,贈魏國公,謚文正。
宋代興起話本小說
宋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式樣——話本小說,它從口頭文學底本整理演變而來,與傳統的講唱文學有直接關系。傳統講唱文學興起于唐朝,現存的《廬山遠公話》、《韓擒虎話本》、《葉凈能話》就是唐朝傳留下來的話本。到了宋代,商品經濟進一步繁榮,城市人口增多,市民階層得到壯大,市民們對文化娛樂要求日增,就刺激了各種演唱技藝的發展。歌樓酒館之外,當時的瓦肆對民眾最具吸引力。其中“說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節目,宋代的說話藝人班底壯大,還結有書會、“雄辯社”等組織,安流技藝、刊輯話稿,所以,話本小說在宋代很快興起。在現存的書籍中,《清平山堂話本》、《京本通俗小說》和《五代史平話》都是宋代話本小說的集大成者。在宋代出現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詩話體的話本,描述唐僧玄奘取經故事,后來相繼出現的《西游記平話》和章回小說《西游記》就是在此書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話本小說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特別是在創作方法和白話語言的運用上,很多話本小說能以巧妙的布局、波瀾起伏的發展過程來打動人。宋代話本小說的大發展,是中國小說史上重要一環,它那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創作精神,給后人極大啟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6007.html
相關閱讀: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