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火柴,老一輩人都叫它“洋火”,顧名思義它是個舶來品。清朝道光年間,西方國家以“火柴”作為高級禮品向道光皇帝朝貢。此后,火柴作為商品被大量引入中國,它順利地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為了抵制國外火柴廠的壟斷,中國民族資本走上了創辦火柴廠的艱辛道路。 100多年來,中國火柴業歷經風雨,同時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記憶。
據《深圳晚報》報道,1827年,英國化學家約翰·沃克發明了與現代火柴相近似的引火棍,并開始參照自己發現的辦法研制火柴。1827年4月7日,約翰·沃克出售了他制作的第一盒火柴。他的火柴一盒有84根,售價一先令;鸩窈械囊欢速N有一小片砂紙,把火柴頭夾在砂紙中間,向外一拉,火柴便點燃。1830年出現了黃磷火柴,這種火柴一經摩擦即可引燃,但容易出危險,而且它的煙有毒。1835年,有人發明了安全無害的赤磷火柴。到1848年,德國人又發明了今天通用的安全火柴,使用火柴的人更多了。
火柴是怎樣傳入中國的呢?道光年間,西方國家以火柴為高檔禮品向道光皇帝朝貢,這新奇的洋玩意立刻引起了皇親國戚和重臣富商的驚嘆與追逐。外商瞄準商機,將火柴作為商品大量引進了中國市場,“洋火”由此得名并開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點燃。在那時候,這神奇的“洋火”,對老百姓來講還是一種奢侈品。關于這段歷史,晚清文人孫玉璋所撰寫的《異聞瑣錄》(同治九年四月刻本)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道光間,英夷所貢雜物,多謠巧好玩。中有自來火者,長僅盈寸,一端五色洋藥,擦之而火爆發。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以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廳昂,非豪商顯宦無力求之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6749.html
相關閱讀: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