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著很多的家,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母親的子宮就是你的家,來到這個世界之后,這些條條框框的房屋也是你的家,當你離開這個世界之后,地底的墳墓更是你最后的一個家。
那么,本期彝族文化一起了解彝族向天墳是什么。
眾所周知,歷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聞名世界的瑪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歷法。以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通行農歷,但在我國的彝族,至今還保留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歷法??彝族十月太陽歷。據專家推測,此種歷法淵源于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它把中國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倫、墨西哥四個文明古國之前。
向天墳為古代一種獨特的墓葬形式,因墓頂擇朝天之向,故名。在貴州威寧、赫章,云南昭通、楚雄以及四川雷波等地存在著一種墳丘形狀頗具特色的彝族墓葬。
從其外形和結構來看,大致可分為圓環狀、單圓臺狀和三圓臺堆壘金字塔狀三種類型。這種墓葬的最為突出之處是在每座墳丘的頂部都有一個向天的圓形凹口,死者火化后將骨灰盛于瓦罐內,再埋葬于凹口處。因此,威寧等地有人把這種墳墓叫做“向天墳”。向天墳均屬火葬墓,于尸灰陶罐上覆以三圓臺或單圓臺型墓冠。
在子午鎮以口村廟坡嶺崗上,發現小型石質三圓臺金字塔型向天墳19座,其墓冠大小相差不大,一般三、四人合力即可搬移,大部分無圖案,少部分于底臺面部中臺基周邊刻有線狀八角圖案,或底臺側面邊緣圍刻蓮花葉圖案。呂合鎮太乙村東有粗石塊圍砌3層而成的單圓臺向天墳2座,圓臺高1.05米,直徑1.12米,中間所填土只比圍口高出3?4厘米。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劉堯漢教授等學者調查研究認為,這些火葬墓乃彝族向天墳,是兼有彝族十月太陽歷觀測太陽定冬夏、斗柄指向定寒暑這兩種觀測方法的古觀象臺。并認為石質墓冠上新刻的八角圖案,代表了彝族十月太陽歷“八方之年”周期紀年法。
也有學者根據當地俗稱“白夷墳”或“擺夷墳”,以及圓臺側面周邊刻有蓮花葉圖案系佛教文化特征,認為“擺夷墳”是古代傣族的一種墓葬遺存。這些不同見解尚待進一步研究論證,但向天墳的發現,在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天文學上均有重要意義。
這些形如金字塔的獨特墓葬,建于宋、元年代或更早以前,是古烏撒部落歷代國王、大臣、民眾的墳墓。其規模、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墳墓,是該鎮百米之外的大墳梁子頂上的“祖摩烏求”,即彝王墳。
據劉堯漢、盧央研究:向天墳是彝族實行火化,放置骨灰的一種方式,但主要功能是作為觀象臺或天文臺用!跋蛱靿灐本哂杏凭玫臍v史,同時也有哲學,天文學的科學意義。是研究彝族歷史、歷法的重要實物依據。1985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束語】在中國的不同地區都有著很多不同的喪葬儀式,無論是崖葬又或者是地藏、水葬等等,這些也都是每個地區對于死者最尊敬的一個選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8255.html
相關閱讀: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