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以及由他領導的奉軍,可謂無人不知。這支在北洋政府時期叱咤風云、長期割據東北實行自治的龐大軍系在民國軍事史上占據著重要篇章。張作霖能從一介草莽發展為東北王,并一度入主北京中樞,與他的把兄弟們是切切相關的。本文所要介紹的便是張作霖和他那些分分合合的把兄弟們。
樹大招風
清朝末年,東北不穩,尤其是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為各路豪杰提供了崛起的機會。這其中就有新民府巡警中營游擊馬隊管帶張作霖、蓋字營管帶馬龍潭、東亞義勇軍統領馮德麟、遼源捕盜營把總吳俊升,以及在盛京將軍增祺麾下效力的戈什(侍從武弁)孫烈臣。日俄戰爭結束后,前述諸人因在戰爭期間立功而各獲擢升。
為了能在奉天獲得更好的發展,張作霖與馬龍潭、馮德麟、吳俊升、孫烈臣等人結成同盟,他們決定結拜為兄弟,相互提攜、共同發展。于是前述五人加上張作霖的部屬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一共八人于1907年互換蘭譜,以年齡為序結為兄弟。馬龍潭(1857年)居長、吳俊升(1863年11月21日)次之、馮德麟(1866年)為三,之后分別是湯玉麟(1869年12月22日)、張景惠(1871年6月21日)、孫烈臣(1872年6月23日)、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張作相(1881年3月8日)。
老七張作霖
八人中,馬龍潭是振威將軍之后,文武全才,有儒將之風;吳俊升和孫烈臣以販馬為生,先后投軍,吳從伙夫干起,長于騎兵,孫在機緣巧合下因護送盛京將軍避險而入伍;馮德麟出身鄉勇,后落草為寇,得日軍扶持而成立義勇軍;張作霖等其余幾人則都以“保險隊”起家。
老大馬龍潭
八人結拜后不到兩年就將奉天的大部分軍隊掌握在手。至1909年,張作霖的前路巡防營、吳俊升的后路巡防營、馮德麟的左路巡防營、馬龍潭的右路巡防營合兵占去奉天軍隊的五分之四,孫烈臣、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則都在張作霖麾下任管帶。應該說在這一時期,兄弟八人合作親密,在東北干得有聲有色。然而這一切在1911年發生了變化。
1911年10月,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任命張作霖兼任中路巡防營統領。這一任命,使奉天的五路巡防營,張占其二,將原本張、吳、馮、馬四部的平衡徹底打破。其結果是,八兄弟產生了裂痕,這其中尤以馮德麟最為突出,吳俊升次之。產生裂痕的理由倒也簡單??一起出的道,又都是平級,憑什么張作霖先出頭呢?
想歸想,但出于自身利益,把兄弟們還是維持著合作,倒也相安無事?傊谴蠹腋髯园l展,井水不犯河水。
1912年民國成立后,張作霖的部隊改編為第27師,馮德麟的部隊改編為第28師,馬龍潭的部隊改編為東邊鎮守使署,吳俊升的部隊維持原番號并抽調一部編組騎兵第2旅。孫烈臣任第27師54旅旅長,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皆為第27師的團長。
這次改編,使馮德麟的實力趕上了張作霖,馮也因此有了與張平起平坐的感覺。既然旗鼓相當,又都是在奉天混飯的競爭對手,馮張之間的裂痕也就更大了。此時的馮張表面無事,暗中則互斗頻繁,尤其是在誰進駐奉天省城的問題上,雙方幾乎撕破臉。
終究是張作霖棋高一招,在取得袁世凱的支持后不僅入主奉天,還在1916年4月成功當上奉天督軍,7月又兼任奉天省長,成為奉天的最高軍政首腦。這么一來,馮德麟又給比了下去!皯{什么老七這么出風頭?”馮德麟在同樣對張作霖心懷不滿的吳俊升的暗中支持下,決心和張作霖對著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072.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