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外交內幕:鄧小平做了什么令美國人激動流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近日舉行的中美建交28周年研討會上,83歲高齡的美國前總統卡特當眾念出了他的白宮日記部分內容,披露了建交過程中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及曲折經歷。

在1977年~1981年的4年白宮生涯里,卡特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這些日記此前從未對外公開。

“愿為建交決定承擔所有政治責任”

卡特的中國緣始子1949年,當時他作為美國海軍軍官首次來華,并在中國度過了25歲生日,而那一天恰好是新中國誕生的日子。

1972年,毛澤東主席與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橫跨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凍結20余年的堅冰。然而,尚未來得及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尼克松就因“水門事件”提前下臺。繼任總統福特由于各種原因也未能實現中美關系的新突破。

在當年7月7日的日記里,卡特這樣記錄了建交前自己承受的巨大壓力:“伍德科克(后出任美國首任駐華大使)和國務卿萬斯來到白宮,我告訴他們要與中國正式建交的決定。伍德科克一周以后就要去北京,我對他說,與中國建交是可行的,我要向所有美國人民說明這一點,并愿為這一決定承擔所有政治責任。”

繞開國會的秘密談判

1978年初,中美領導人就建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秘密談判。出于保密考慮,卡特避開國會,甚至都沒有讓國務院插手,所有的信息都直接從白宮發往中國。

他在1978年8月的一篇日記中寫道:“國務卿萬斯起誓要保守秘密。我決定不讓國務院知道談判細節,免得國會和公眾知道以后會提出強烈反對。……大部分發給鄧小平的建議和答復都是我和布熱津斯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親自起草,從白宮直接發給他。”

臺灣問題達成妥協

1978年8月23日的日記里,卡特寫道:“今天,我派去訪問中國的國務卿萬斯給我發來電報,說中國外長黃華告訴他,明天鄧小平要見他。建交談判進展異常緩慢,中國國內并沒有公開此事……”

事實上,中美雙方如何在售臺武器問題上達成妥協成為建交的最關鍵問題?ㄌ卦1978年9月和12月的兩篇日記里這樣記錄了臺灣問題上的進展:“今天我見了柴澤民(后出任中國首任駐美大使),他向我重申了中國政府的官方立場。”

“我和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布熱津斯基一直討論到深夜,我們讓伍德科克與中方加快進度,盡快敲定建交公報文本的措辭,盡早宣布建交決定。……中方也發來了他們的文本,我立馬轉給身在中東的萬斯,讓他迅速做出回應。……我還和國防部長哈羅德仔細研究了有關對臺軍售和撤軍等的措辭。……一切進展很順利。”

1978年12月14日,卡特在日記中寫道:“就在我和鄧小平的筆下,兩國關系走入了一個嶄新時代。”

勃列日涅夫非常不滿

兩國敲定了建交的所有細節之后,卡特政府決定立即將此決定通報蘇聯及歐洲盟友。

“我半夜給蔣經國打了電話,告訴了他美方的決定,又分別給福特、尼克松通話,和尼克松聊了很久……”卡特在日記中寫道。“12月27日,我收到了勃列日涅夫的來信,蘇聯對中國非常不滿,幾近瘋狂。他幾乎以命令的口吻要求我們不要向中國出售防御性武器。我決定先放一放,過幾天再給他回復。”“我們的目的是要與中國和蘇聯都建立友好關系,幫助他們彌合分歧。”

日記中還記錄了卡特與布熱津斯基開的一個小玩笑,令人捧腹:“我告訴布熱津斯基中方取消了建交的決定,他差點當場暈倒,我趕緊告訴他我是開玩笑的。”

鄧小平24小時內作出訪美決定

1978年12月14日,卡特向鄧小平發出訪美邀請。令他意外的是,鄧小平在24小時之內即刻作出訪美決定。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我們在為鄧小平訪美積極準備。我決定在肯尼迪中心為他舉行盛大宴會,這樣可以讓更多人到現場參加。……我還準備安排他去休斯敦看看,但得先聽聽州長和市長有何建議,我不想讓鄧小平在美國期間有任何尷尬。”

“1月25日,我接受了一家中國電視臺的采訪。我對著鏡頭告訴億萬中國觀眾:中美長達30年的隔閡已經消除,美中建交為兩國加強經貿、文化、科技等各領域合作提供了契機,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了貢獻。……這是我有史以來面對觀眾最多的一次電視演說。”

“1月26日,我帶了數本介紹中國的書來到戴維營。”兩天后,鄧小平抵達華盛頓。

1979年1月28日,中國農歷大年初一。鄧小平選擇了這一天開始對美國進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訪問。

“他個子不高,但堅韌、睿智、坦率、有膽識、風度翩翩、自信、友善,這些品質都非常吸引我,我很愿意和他交流。”卡特在日記中如此描述對鄧小平的第一印象。

在肯尼迪中心,卡特為鄧小平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演出,最后一個節目是約200名美國兒童用中文合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聽罷,鄧小平與夫人卓琳走上舞臺,熱情擁抱和親吻了這些美國孩子,此舉讓許多美國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鄧小平受到了美國人民最熱烈的歡迎。我們還簽了很多協議。他極富幽默感,我很喜歡他。”卡特在日記里說。

任期內未能訪華是最大遺憾

卡特擔任美國總統的4年任期里,因故始終未能到訪中國,這也成了他任內的最大遺憾。為彌補這個遺憾,卸任后他先后8次訪華,與許多中國領導人結下了深厚友誼。

28年前,卡特在白宮歡迎鄧小平時說:“我聽說,在這新年之際,你們向慈善的神靈打開了所有的門窗。這是忘記家庭爭吵的時刻,也是團聚與和解的時刻。對于我們兩國來說,今天是團聚和開始新的歷程的時刻,是久已關閉的窗戶重新打開的時刻。”隨后,兩位領導人并肩走進白宮,在陽臺上向人們揮手致意。這個經典歷史瞬間被鏡頭永久記錄下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081.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