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清朝道光皇帝想吃碗粉條湯,內務府報價七萬兩銀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道光皇帝本不是昏庸無能的帝王,在39歲的壯年登上帝位后,這位清王朝入關后的第六位皇帝就立志要成為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圣主明君。

中國歷史上,皇帝坐擁天下,富有四海,無不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節儉。他不僅把節儉看成是人生的樂趣和目標,還以此作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標準。

然而,節儉成性的道光帝“治家有余,治國不足”,大清王朝非但沒能強盛起來,反而急劇衰落。

五兩銀子打兩個補丁

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就發表了一篇題為《御制聲色貨利諭》的節儉宣言書,表達其崇尚節儉的理想和倡導節儉的目標,頒布全國。

生活中,道光皇帝帶頭節儉。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筆、硯臺,每餐不過四樣菜肴,除龍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補丁再穿。同時規定:嬪妃平時不得穿錦繡的衣服。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節慶不得食肉。

道光皇帝對皇后非常敬重。有一次,皇后生日,他決定為皇后祝壽。于是,滿朝親貴重臣獻上壽禮,拜完壽,自然留下赴宴。開宴后,眾人發現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鹵面,后來聽說,為此次壽筵,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兩頭豬。

皇后很高興,因為道光帝曾明確規定:皇帝生日的萬壽節、皇后生日的千秋節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等慶賀禮儀筵宴都停止舉行,這一次算是破例了。

對道光帝節儉推波助瀾的,是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鏞。曹學士平日花一文錢都要打算盤。這樣天性愛節儉的人,和道光帝正好算得上一對兒;实圩匀缓退滞稒C,每天這位曹學士都被召進宮長談。太監們還以為皇帝和大學士商量國家大事,誰知留心聽時,每天談的都是家庭瑣事。

一天,曹學士穿一件破套褲進宮,兩只膝蓋上補著兩個嶄新的掌;实垡娏,便問補這兩個掌要花多少錢,曹學士奏稱須三錢銀子;实勐犃耸衷尞悾f朕照樣打了兩個掌,怎么內務府要報銷五兩銀子呢。

曹學士忙推說皇上打的掌,比臣的考究,所以價格貴。道光帝嘆了一口氣,從此逼著宮里的皇后妃嬪都學著做針線,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綻的地方,都交給后妃們修補,內務府連一文錢也不得沾光。


話說這一天,居于深宮之內的道光皇帝不知是因為犯了嘴饞呢,還是為了“憶苦思甜”,突然想起要吃“粉湯”,吩咐內務府盡快貫徹落實。

這里有兩個名詞先解釋一下:一,什么是粉湯。二,內務府又是干什么的。

粉湯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說白了,就是羊肉燉粉條,是京城常見的街頭小吃。

內務府則不是管理國家的政府機關,而是一個服務于皇室、掌管后宮事務、打理皇家產業的機構,下設“七司三院”,由皇帝的私臣、家奴充任領導、員工。內務府的功能非常龐雜,既是皇家的后勤總管,宮廷的膳食、采購、財務、儀禮、工程、警衛、賞罰、宮女太監,都歸內務府管轄;同時,內務府又像是一個巨型央企,不但經營著開礦、皇莊、畜牧、織造等實業,而且壟斷了玉石、人參、皮貨等奢侈品的買賣,還從事當鋪、放貸、放租等投資行業。

皇帝要吃粉湯的事情,當然也由內務府來解決。有兩套解決的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在內務府的封閉系統內“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內務府系統內有最頂尖的廚師、最完備的廚房設施、最嚴格的餐飲標準,動手做一碗羊肉燉粉條,還不是小菜一碟?道光皇帝大概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他給了內務府一份做粉湯的菜譜,“命依所言之制法制之”。

內務府很快給皇帝呈上一份做粉湯的預算報告。道光一看,大驚失色:“不就做個粉湯嗎,怎么要這么貴?”你猜內務府的報價是多少?七萬五千兩白銀。沒錯,就是七萬五千兩。按照道光朝白銀對大米的購買力折算,這筆銀子值1000多萬元人民幣。這么多銀子,除了用于支付特供粉湯的成本之外,將有多少錢落下內務府大小官員的私囊,肯定是一筆糊涂賬。反正咱見過宰人的,沒見過宰得這么狠的。難怪道光皇帝未吃到粉湯,倒先吃了一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1459.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