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大清第一支海軍 阿思本艦隊神秘消失始末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這是一支遠早于北洋艦隊的強大海軍,西方的軍史中稱其為中英聯合艦隊。大清國在最艱難的時候勒緊褲腰帶為它準備了巨款,而英國人也毫不吝嗇地為它配置了許多先進裝備。成軍后,它卻在政治口水戰中迅速消亡。

1863年的春夏之交,一支火力強大的艦隊,從英國啟航,駛往中國。

金發碧眼的英國海軍官兵駕駛著每艘軍艦,艦橋上高高飄揚的,卻并非大英帝國的海軍旗,而是一面奇怪的新旗:黃色的對角交叉線貫穿綠底,旗幟中間是一條舞動的青龍。

這是大清帝國中西合璧的首面軍旗,它導引的這支艦隊,就是西方軍史宣稱的中英聯合艦隊(Angelo-Chinese Squadron)或中歐聯合海軍(European Chinese Naval),歷史學界多稱之為阿思本艦隊(Osborn Fleet)。當然,采購該艦隊的大清帝國從未承認過與他國共享該艦隊主權。

這是大清國在內憂外患下痛下決心建設的第一支海軍,采用了完全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的方式:所有艦艇均采購自英國,艦隊官兵也都從英國海軍中招募。

大清國從對抗太平天國而造成的拮據的財政中,擠出巨款購買此艦隊。而英國朝野也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議會經過多番爭辯后,同意了向大清出口軍艦并提供海軍人才,希望因此加強自己與大清國的“友誼”,抗衡法國和俄國在遠東越來越咄咄逼人的進取態勢。

這樣一支深受中英兩國政府支持的艦隊,卻在誕生后不到半年,即在雙方激烈的口水戰中沉沒,而給后世留下了巨大的迷團。

大清國來的大訂單

太平天國席卷半個中國后,清廷的統治面臨入關200多年來最嚴峻的考驗。

1861年,作為清廷外籍雇員的代理總稅務司、英國人羅伯特?赫德(Robert Hart)在英國第一位常任駐華公使布魯斯(Frederick Wright-Bruce)的支持下,建議清政府從英國購買幾十艘艦艇組建新式海軍,估計費用不到100萬兩。赫德建議說,此費可以通過提高鴉片關稅和對鴉片征收貨物稅來籌措。

赫德和布魯斯的計劃在當年7月就被清廷批準,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直到1862年初,太平軍攻勢如潮,寧波和杭州先后淪陷。危急之下,清廷才啟動了從英國采購軍艦的計劃,并授權正在英國老家休假的總稅務司李泰國(Horatio Nelson Lay)采購這些船只。

清政府購買了6艘炮艇和3艘快艇,總價值約75萬兩,希望將此艦隊配置給曾國藩和李鴻章等前線將領,加強鎮壓太平天國的力量。為此,他們要求李泰國同時為每艘艦艇物色司舵、司炮手,一則可以將艦艇開到中國來,二是可作為教官訓練清朝士兵。

當時,清政府的洋槍隊(后更名為“常勝軍”)在與太平天國的對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清廷的構想中,這支從英國采購的艦隊無疑將成為水上洋槍隊。

1862年2月24日,赫德發急件告知遠在英國的李泰國,稱兩廣總督勞崇光已經接到北京指示,要為艦隊支付第一期款項。

此時,李泰國已經與英國海軍上校、著名的北極探險家阿思本(Sherard Osborn)進行了接觸,邀請阿思本出任擬議中的艦隊司令。

收到赫德的通知后,李泰國立即轉告阿思本,請他可以放心地向英國海軍提交有關申請了。同時,李泰國催促赫德抓緊匯款:“我們需要所有你能寄來的錢。”

5月14日,赫德給李泰國隨信寄去了第一期31000英鎊的匯票,并估計了以后各期付款的金額,告誡他說:“由于你完全能理解的各種原因,最為重要的是不失時機地迅速送回所采購的船只。”

英國政府批準艦隊組建和人員招募計劃后,李泰國以清朝政府代表的名義,與阿思本簽訂了一份共有13款內容的協議,正式聘請阿思本擔任這支艦隊的司令,任期4年。

協議中明確約定,作為艦隊司令的阿思本,只服從由李泰國轉達的清朝皇帝的諭旨,而且李泰國對于不合理的諭旨還可以拒絕轉達。這一明顯侵犯中國主權的條款,實際上將艦隊變成了李泰國的私人武裝,這成為日后爭議的焦點。

當李、阿兩人在倫敦沉浸于千秋偉業的大夢時,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清軍圍攻南京日急,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率大軍回救“首都”,上海之圍遂解,李鴻章所部淮軍在英法軍、“常勝軍”配合下,收復嘉定。軍事態勢對太平天國越來越不利,清廷已經完全不需要依賴阿思本艦隊來實現軍事救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2581.html

相關閱讀: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