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云壓城城欲摧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國女真統治者為一舉消滅南宋政權,發動了規?涨暗亩竟。這次進攻,金軍幾乎傾巢出動,共兵分三路。東有撻懶(完顏昌)和兀術(完顏宗岱)直下淮南,西有婁室和訛里朵(完顏宗輔)攻打陜西,中有粘罕大軍進犯兩湖。三路大軍來勢洶洶,大有不滅宋不回師之勢。
金將兀術負責江南戰場,撻懶負責淮南戰場。金朝方面對他們的評價是:兀術“乏謀而粗勇”,撻懶“有謀而怯戰”。
兀術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女真人慣稱“四太子”。他在滅遼的鴛鴦礫之戰中,箭矢用盡,竟徒手奪取遼兵長槍,手殺八人,活捉五人而歸。兀術隨斡離不伐宋第一仗,就是攻取岳飛故鄉湯陰縣。每當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兀術最喜脫掉兜鍪,冒著驟雨般的矢石,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確是驍勇非凡。
兀術指揮的女真騎兵,都是金軍精銳。金軍主力都是騎兵,步兵只是擔任運輸、掘壕等輔助工作,作戰時用以張大聲勢。女真騎兵慣于身穿幾十斤的重甲作戰,兜鍪堅固,止露雙目。他們擅長連續作戰,如果一次沖鋒、一個回合的交鋒失敗后,敗不至亂;可以暫時退出戰斗,重整隊形,再次沖鋒,叫做“更進迭退”。騎兵的負荷很重,卻能連續戰斗幾十個到上百回合,足見其堅忍的戰斗力。女真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箭,他們長于弓矢遠射,卻短于白刃近戰。
女真騎兵雖然精銳,畢竟他們是一個人口較少的落后民族,在征服遼朝后,金政府開始將大批契丹人、奚人、漢人、渤海人、回鶻人、室韋人、黨項人等等都征發當兵。復雜的民族成分不僅增加兵員,也彌補了某些戰術缺陷,如大規模的攻城戰,先進攻城戰術和復雜的攻城器械制作,顯非女真人特長。這次南下,金軍又調發大批河朔“南人”充“簽軍”。
江南戰場的金軍兵分兩路。西路由拔離速、彀英、耶律馬五指揮,在建炎三年十月,由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渡江,先后蹂躪江西、湖南、湖北三路,然后北撤。駐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劉光世軍望風逃遁,使這支偏師得以橫行幾千里。只是由于鄉民奮起抵抗,金兵才有所忌憚。
東路是兀術親率的主力軍。十一月,金軍擊敗宋江淮宣撫使進攻叛將李成的軍隊,繳獲宋軍大批船只。金軍先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的采石渡和慈湖失利,又轉攻建康西南的馬家渡,渤海萬戶大撻不野率先登岸,擊敗了宋將陳淬指揮的二萬軍隊,陳淬陣亡。長江守將杜充聞風先遁,后兀術派人勸降,他立即無恥地叛降金朝。
2、雖萬千人吾往矣
面對金軍南侵,南宋小朝廷束手無策,只好一味乞憐。高宗逃到杭州后,復遣京東轉運判官杜時亮及修武郎宋汝為,同赴金都,申請緩兵,并再貽粘罕書,書中所陳,無一非哀求語,幾令人不忍寓目。書云:
古之有國家而迫于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所以鰓然,惟冀閣下之見哀而已。故前者連奉書,愿削去舊號,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亦何必勞師遠涉而后快哉!(聞此書,令人作三日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7486.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