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 今人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歷史上的鴻門宴是一場險象環生、高潮迭起的宴會,也是一場具有重要影響的宴會。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先破咸陽,并派人駐關阻項羽。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擊函谷關,項羽入咸陽后,到達戲西,而劉邦則在霸上駐軍。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后更加憤怒,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一場惡戰在即。張良從項羽的族叔——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告知劉邦,(張良曾是項伯救命恩人,后兩人結為好友),劉邦吃驚不已,讓張良請項伯入營,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討好項伯,并約為親家,劉邦的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之在項羽面前說情,并讓劉邦次日前來項羽道歉! ▲欓T宴上,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殺了劉邦,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問來者為何人,當得知為劉邦的參乘時,即命賜酒,樊噲立而飲之,又賜之生豬腿,又問能再飲酒嗎,樊噲說,臣死且不避,一杯酒還有什么值得推辭的。樊噲還乘機說了一通劉邦的好話,項羽無言以對,劉邦乘機接口一走了之。劉邦部下張良入門為劉邦推脫,說劉邦不勝飲酒,無法前來道別,現向大王獻上白璧一雙,并向大將軍范增獻上玉斗一雙,請他收下了。項羽收下了白壁,但氣得范增拔劍將玉斗擊碎,并指桑罵槐大罵項羽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這個小子不值得與他辦大事,到時與項王爭奪天下的必是劉邦,我們都會成為劉邦的俘虜。 》对龅念A言在數年后應驗:項羽和劉邦在隨后的四年進行了楚漢戰爭,最后項羽敗北,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后世不少人認為項羽在事件中缺乏當機立斷的能力,間接導致范增的計劃失敗,亦埋下了自己日后敗死的伏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588.html
相關閱讀: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百里奚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過秦論-賈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