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的形成有很多的原因,特別是在中國的古代,一樁案件的定性可能會更復雜,背后牽扯的更多。比如,晚清著名的四大冤案之一,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光緒元年也就是1875年的10月18日,此時大清國的實際執政者慈禧老佛爺收到了一份彈劾奏折,執政多年的她敏銳的感覺到,可以利用這個案子里提到的案子來奪回她想要的東西。這個案子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已經被定性成“通奸謀夫”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這件原本平常的風化案最終像滾雪球一般,牽扯了十幾位朝廷命官,甚至演變成了朝廷里黨派斗爭的劇目。
同治十二年十月九日,在豆腐店幫伙的葛品連因身體不適回家,途中數次嘔吐。早飯也未吃,便在糕點店買了粉團吃。到了家門口,還嘔吐不止。到家后就躺到了床上,他自以為又得了流火疾,便要妻子小白菜去買桂圓和東洋參煎服。葛品連服用后并未見好,病情反而更為沉重,延至申時,葛品連便死了。葛品連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尸體的口、鼻內竟流出血水。葛品連的義母馮許氏見后懷疑葛品連是中毒而死,便與其母沈喻氏等眾親友商議,請求官府前來驗尸,以驗明葛品連是否中毒致死。如系中毒而死,則請查根究底。此事告知了地保王林,當晚便請人寫好了呈詞。次日一大早,在地保王林的陪伴下,沈喻氏便向縣衙提交了要求驗尸的呈詞。葛家人估計想不到,這一報案成了多少人的噩夢。沈喻氏懷疑投毒的人就是自己的兒媳小白菜。小白菜本名畢生姑,乳名阿生,小楊乃武15歲,其父畢承祥,后來一些文藝作品中稱其為畢秀姑。據說她非常喜歡穿白衣綠裙,因此被稱為小白菜。在她八歲時隨母再嫁到余杭縣城,其母嫁給喻敬天為妻,小白菜稱喻為繼父。小白菜與葛品連是鄰居。葛品連之父葛奉來,早年死亡。葛品連之母也是帶子再嫁給沈體仁為妻,沈體仁則是葛品連的繼父。小白菜11歲時,經其母喻王氏與葛品連之母沈喻氏訂明,將小白菜嫁給葛品連為妻。葛品連成年后由繼父將其薦至豆腐店當伙計。小白菜16歲時,葛品連便想將小白菜娶過門。小白菜與葛品連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成親,小白菜即為葛畢氏。
時任余杭知縣是剛剛到任不久的河北鹽山縣人劉錫彤,時已年近七十,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話,本會在余杭知縣的位置上結束他的仕途。劉錫彤接下呈詞,正準備與仵作沈祥及門丁沈彩泉等前去勘驗,恰好生員陳竹山來衙為劉知縣診病。陳竹山與劉錫彤關系密切,常來常往。于是一邊診病一邊就談起了即將去勘驗的事。陳竹山得知是為葛品連驗明死因,就把他在走街串巷時所聽說的有關楊乃武和小白菜之間的“羊吃白菜”傳聞告知了劉錫彤,還說,街坊鄰居都認為葛品連之死是楊乃武和小白菜因奸謀毒所致。
楊乃武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生于浙江省余杭縣城內(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余杭鎮)一個小康之家,自幼勤奮好學,為人正直,同治十二年考中癸酉科鄉試舉人。楊乃武結過三次婚,首為吳氏,次為大楊詹氏,后死于難產。繼娶小楊詹氏,即案發時之妻,后直至終老。為什么好好的舉人卻跟一個“有夫之婦”關聯上了呢?
在小白菜與葛品連成親之后,曾在楊乃武家里租住過一段時間,每月租金800文,楊乃武和小白菜就在同一樓房內居住。葛品連仍在豆腐店幫伙,由于早上起得很早,有時晚上就宿在店中。小白菜一人在家,閑來無事,經常去楊乃武家中走走,有時楊家人就會叫她一起同桌吃飯。一來二去,兩家人的關系就熟悉了起來。小白菜十分仰慕楊乃武的才學,經常會請他教自己讀書寫字,楊乃武也沒有拒絕,因此就會經?匆妰蓚人在一起誦經讀書。日子一長,在鄰里之間就傳出了一個“羊吃白菜”的傳聞,暗指他們二人之間有了私情。小白菜夫婦在楊乃武處住了一年以后,楊乃武提出要求把房租增至每月1000文。小白菜夫婦覺得難以承受,就另行租了太平巷王心培隔壁的房子居住。
這段傳聞被劉錫彤聽取后簡直是眼前一亮,這是因為他跟楊乃武之間還有說不清的過節。在此之前,劉錫彤曾經做過一任余杭知縣,但任期未滿就被罷了官,而被罷官的原因就是楊乃武向上檢舉他“私增稅賦,貪污成性”。因此劉錫彤對楊乃武簡直是恨得咬牙切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6249.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