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懸棺葬同天葬、水葬一樣,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武夷山千年懸棺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時代,遠自我國商周時代便已出現。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余處。
武夷山位于橫貫福建、江西兩省的武夷山脈北段,方圓70平方公里。這里的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并有著奇特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的美譽。在地質史上,由于造山運動的影響,這里的山脈發生褶皺斷裂和抬升,在峭壁峽谷間形成了許多的天然縫隙和巖洞。
武夷山懸棺遺址
就在這些天然的巖洞里,存放著遠古時代巨大的秘密。一千多年前,福建的一位著名學者在武夷山游覽時,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著一些棺材,十分吃驚,便在筆記里寫下了 “懸棺”一詞。從此,懸棺成為同類葬俗的專用名詞。
武夷曾屬甌地。古時有過閩甌、越漚(甌)等稱,秦漢之際又俗分為東甌、西甌,武夷應屬甌人的活動中心。春秋末,西遷的西甌人統一了嶺西,沿續至今的就是壯族。壯族人自稱中有“但”的音節,即與先世源于古越的?人有關。壯族有個原始故事:說是一位孤清的老太,收養了一個短尾人。她死時,這個短尾人刮起了一陣狂風,把老人的遺體送到了懸崖之上,因為短尾人是不凡的龍子、他每年三月三都要來掃墓,因此形成三月三的歌節。
武夷山懸棺圖片
這個甌人的故事,與甌地武夷山的懸棺葬俗似有很密切的聯系!褒堊印笔?人的自稱,這個短尾人就包含了?人的圖騰崇拜印跡。祝穆(宋)曾引古記云:“混沌初開,有神星曰:圣姥母子二人來居此山。眾仙立為皇太姥圣母!彼彩恰搬Mふ醒纭敝械囊粋重要人物。母子兩人居于山中,與上述那個故事中的主人翁不正恰好對應么?同源于古越?人──“但”的侗族,最崇奉的神就是“去世了的祖母”,都帶有明顯的母系社會的痕跡。這種葬俗難道發源于母系社會?或是與母系的某種風俗有關?故事中所表現的葬俗,似僅出于后人的崇敬,也就像人們所普遍猜測的那樣,極受族人尊敬的人物,才可能享受這種禮遇,因為這種祭奠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這種葬俗必然與當時武夷民族意識有關。懸棺是一種帶有傳奇色彩的葬俗,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遺跡。郭沫若先生考察時曾提出,這是一種屬于天葬的葬式。武夷山曾有“懸棺數千”,那時,懸棺可能布滿了山中大小、高低的各巖壑,免受風雨之侵大概是最基本的條件。古代人為何要將棺材懸置高山絕壁上,也為眾人猜疑而多年未獲解答的歷史之謎。目前,對古人實行懸棺也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官)”,以使子孫后代顯貴;一說是保護先人尸體,不讓人獸侵犯;再一說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游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傊嘘P懸棺歷史的研究剛剛開始,懸棺之謎有待全面揭開。
武夷山懸棺被毀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5047.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