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往往被看做古代帝王的服色,其實,在唐宋之前,君王、皇帝對穿什么顏色的袍服,并沒有明確的規定。西周、東周時期,據《禮記·月令》記載,天子“著青衣”。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國君的袍服更是五花八門。到了秦朝,由于盛行“五行”之說,秦王朝崇尚水德,以黑服為貴,所以秦始皇就穿黑色袍服。而晉代,因為崇尚金德,以紅色為貴,所以晉代皇帝就穿紅袍。
“黃袍”作為帝王專用衣著的地位是到唐朝才確立的。此前,黃色服飾在社會一直比較流行,唐以后,皇帝已經不情愿自己和一般人同著黃袍了,唐高祖于是下令“禁止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唐高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但是這時的規定并不嚴格。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北漢與契丹南侵,趙匡胤率兵北征,到陳橋驛時,眾軍士以黃袍加其身,擁立為帝。隨后回兵汴京,正式登基,建立北宋,從而使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宋仁宗時還規定:一般人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制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專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5067.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