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密秦末名將英布:為何司馬遷又稱其為黥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英布是較早反秦起義的豪杰之一,后跟隨項羽,在與秦軍作戰中英勇善戰,屢立戰功,破秦后被封為九江王。楚漢相爭時,英布叛楚歸漢,被立為淮南王,共同攻擊項羽。打敗項羽,劉邦當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頒發的印信。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劉邦的老婆呂后殺了韓信,劉邦親自出征誅殺了梁王彭越,英布害怕下一個被殺的就是自己,因而起兵造反,次年兵敗被殺。在《史記》中,司馬遷把他放在列傳當中,且單獨立傳,可見這個人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這樣一個有名有姓的人,司馬遷在為他作傳時卻不用他的本姓,而把他稱之為黥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英布出身低賤,因為受黥刑而被稱之為黥布。

英布是六縣(今安徽六安市)人,出生于平民之家。到了壯年,因為犯法被判處黥刑,押送到驪山服勞役。驪山的刑徒有幾十萬,英布專門和這些人當中的頭目、豪杰往來,終于帶著這些人逃到了長江之中做了強盜。如果說在此之前,英布一介平民百姓、一個臉上帶著黑色刑印記號的罪犯,叫個黑布白布或者阿狗阿貓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成為強盜頭子,那么就不一樣了。這時候,不用說秦朝的法律嚴苛,就是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要對他進行通緝的。如果要進行通緝,布這個名、黥這個顯著標志一定都會寫在通緝令上,通緝令貼的越多越廣,黥布的知名度也就越高。布是常見生活用品,吃得飽穿得暖是一般人的生活追求,名字叫布的人不少,像英布同時代的人在項羽手下的就有一個季布,彭越手下有個大臣叫欒布,三國時期有一個呂布等等。古代人的名字絕大多數都是單字,重名的情況很嚴重,尤其是古人稱呼他人或者自稱都只稱名字不帶著姓,這就加重了區別的困難。為了便于區別,讓聽的人知道究竟是誰并牢牢記住,人們用了很多方法來進行界定,如表字、別號、外號、加地域名稱等等。像關羽字云長,“云長”是表字;蘇軾又稱蘇東坡,“東坡居士”就是號;《水滸傳》中的人物各個都有一個外號,雖說這些外號大部分都是為了塑造藝術形象的需要,但也反映了一種現實;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一出場就自報家門,他是燕人張翼德,趙云是常山趙子龍,也是說明叫飛叫云的人很多。英布有這么一個現成的響亮名號,又豈能不用!英布曾經讓人看過相,說是他會在受刑之后稱王。等到他真的受了刑,他反而很高興,別人笑話他也不在乎。這表明,人們叫他黥布,他不但不會惱怒,反而會樂意接受。時人形成了習慣,延續到司馬遷時期,有可能仍然是這種叫法。既然這個別名響亮,人們已經習慣,司馬遷也就樂意這樣用了。

英布不能忠君事主,稱之為黥布,有形象上貶損的意思。

陳勝起義的時候,英布就去見番縣令吳芮并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陳勝兵敗后,英布帶兵北上,在清波打敗了秦軍,然后帶兵東進。聽說項梁在會稽起事,待他渡過長江后,英布帶著軍隊歸屬了項梁。在項梁軍中,英布驍勇善戰,總是列入眾軍之首。項梁擁立楚懷王,英布被封為當陽君。項梁死后,英布歸屬項羽。在巨鹿之戰中,項羽派英布率先渡河,英布初戰告捷,再戰再勝,為項羽大軍打開了勝利之門。打敗秦軍的主將章邯后,又是英布攻破函谷關,項羽才能夠順利進入咸陽。正是因為英布戰功卓著,分封時被封為九江王。

然而,當了王的英布卻和項羽離心離德,最終背叛了楚國。

漢二年(前205),也就是項羽分封的第二年,齊王田榮叛楚,項羽征討齊國,向英布征調軍隊,英布托病不出,只派出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應付項羽。劉邦打敗楚軍,攻進彭城,英布見死不救,等待觀望。這惹惱了項羽,派人責備,并召他前往,英布恐慌,不敢面見項羽。項羽考慮到和英布畢竟是老交情,又面臨著齊國、漢王劉邦這兩大強敵,不但沒有征討他,反而想親近任用他。

漢三年,劉邦攻打彭城失利,退回到梁地。劉邦派隨何來到淮南勸英布背楚歸漢,正趕上項羽也派人來到這兒,催促英布出兵。這時候的英布腳踩兩只船,表面上答應歸漢,卻仍然留下楚國使者,事情被隨何揭穿,并在隨何的逼迫下這才殺了楚使歸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9007.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