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穆王(祖乙)子滕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
祖乙,生卒年不詳,河?甲子。又稱且乙,姓子名滕(一作勝),中國商朝第十四任國王。河?甲病死后繼位,在位19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時,遷都于邢(又稱耿,今河南省溫縣東)。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稱為“三示”他為河?甲之子,河?甲彌留之際令他即位。他在位時商朝再度興盛。《竹書紀年》稱他的廟號為中宗。《今本竹書紀年》稱祖乙在位期間,將國都由相遷至耿,后又遷都于庇。由其弟祖辛即位。
個人簡介
祖乙,商朝國王,商王河?甲子,河?甲病死后繼位,即位后遷都于邢,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在位19年(一說75年)。祖乙在位時,曾四次遷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將國都由相(今河南省.內黃縣)遷都于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遷都于邢(今河北省邢臺市)。最后一次遷到庇(今山東魚臺)。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稱為“三示”(意為三位功勛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人物生平
祖乙,姓子名乙,一名滕,河?甲的兒子。在位19年,即位后遷都于庇,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當時,天氣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祖乙,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見此,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建歷法而得寵,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陰謀策劃,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斗,便張弓搭箭,準備射死他。誰知,刺客被衛士發現,被當場緝拿。祖乙知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弊嬉艺f: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春節由此而來。
祖乙即位后,遷都于耿,在今山西省河津市。祖乙遷耿不久,黃河發生大澇,結果沖毀了都城。當時輔佐朝政的是巫咸的兒子巫賢。司馬遷說:“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蔽紫淌翘鞎r的名臣,巫賢則是祖乙的名臣,在復興商王室的過程中功勞很大。當耿都被大水沖毀后,巫賢建議遷都于邢(今河北省邢臺市),祖乙采納了他的建議。后來又發大水,最后遷到了庇。所以《古本竹書紀年》中說:“祖乙滕即位,是為中宗,居庇。”與《史記》并不矛盾。
庇都靠近大彭國,彭伯忠心于商王室,是商王朝很好的屏障。同時,庇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有利于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所以,遷都后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王室又興盛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3521.html
相關閱讀: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