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能喚起人們的記憶,打開思緒的閘門,或歡愉,或悲愴,或激情飛揚。然而,有一種歌聲,裹著血雨腥風,蘸著鐵血烽火,烙著民族的傷痕,從億萬人的胸腔發出不屈的吶喊,那就是70年前中國人民為民族存亡而傳唱的抗戰歌曲。
本文摘自:解放軍報,作作者:周紅巖,原題:嘹亮的抗戰歌聲偉大的民族精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歌曲選登及背后故事
歌聲,能喚起人們的記憶,打開思緒的閘門,或歡愉,或悲愴,或激情飛揚。然而,有一種歌聲,裹著血雨腥風,蘸著鐵血烽火,烙著民族的傷痕,從億萬人的胸腔發出不屈的吶喊,那就是70年前中國人民為民族存亡而傳唱的抗戰歌曲。今天聽來,它們依然如滾滾沉雷從天際傳來,猶如民族奮進的催征戰歌!值此,我們將“嘹亮的抗戰歌聲”活動所推薦的30首抗戰歌曲分期刊登和介紹。
一首不朽的戰斗性悲歌
歌曲《松花江上》創作于1936年11月。當年我國東北已淪亡,大批難民和青年學生流亡到關內各地。作者張寒暉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他看到流亡到西安的難民,他們有家不能歸,有仇不能報,滿懷著悲憤,卻無處傾訴。張寒暉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又恰在這時,他接到一位在東北軍做地下工作的同鄉送來的《東望》雜志,是東北軍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五周年而出的專刊,?姆饷嫔嫌袞|北軍愛國將領王以哲將軍的題詞:“我們何時能返回那美麗的田園?何時能慰我們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時能救我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張寒暉再次被深深感動,他夜不能寐,流著眼淚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松花江上》。曲成后,他先教二中的學生們唱,后來傳到東北的學生隊里,不久就傳遍東北軍,傳遍西安城,以致全國各地都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一首不朽的戰斗性的悲歌就是這樣誕生,并流傳下來!
這首歌以帶尾聲的二部曲式的結構寫成。它的第一部分由兩個基本重復的長樂句組成,節奏緩慢,音調悠長,深沉哀怨,但卻并不絕望地哭訴著東北故鄉的富饒及敵人占領后人們被迫背井離鄉時的痛苦心情。第二部分則是對流亡他鄉后的悲苦情景的傾訴和敘述。而它的尾聲則是全曲的高潮。以深沉悲憤的感情,傾吐出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似哭訴、似呼號,但卻充滿著內在的力量和勝利的希望。
這首歌創作于1936年的下半年,據張寒暉說,當時他是將北方婦女上墳時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松花江上》的曲調的?梢娝麑戇@首歌時是強調突出悲傷的情緒,要人們流著眼淚去報仇雪恨,去奪回“可愛的家鄉”。
在抗日戰爭初期,作曲家劉雪底曾把他從上海到香港流亡途中譜寫的《離家》《上前線》(均為江陵作詞)兩首歌,與《松花江上》連在一起公開發表,題名為《流亡三部曲》,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成為我國抗戰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周恩來在1937年12月31日寫的《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一文中曾寫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傷心的人們斷腸。”可見這首歌在那個苦難的年代,發揮了多么巨大的鼓舞作用。這首歌至今傳唱不衰,更顯示了它巨大的藝術生命力。
家鄉在敵人鐵蹄下踐踏的歷史早已過去,“可愛的家鄉”也早已從敵人手中奪回。然而,這首歌卻以深刻的內涵和悲壯的呼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的歷史,更要珍愛今天的祖國和家鄉。
戰斗的吶喊時代的吼聲
周鋼鳴作詞、孫慎作曲的《救亡進行曲》,是“左翼音樂運動”和救亡歌詠運動初期出現的優秀抗日歌曲之一,創作于1935年。
東北淪陷后,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逼近華北,北京學生舉行了有名的“一二·九”運動,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日,在全國掀起愛國救亡運動的新高潮。《救亡進行曲》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產生,并很快成為救亡歌詠運動中傳唱最廣的歌曲之一。歌曲采用進行曲形式,易上口,受群眾熱愛,是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具代表性歌曲之一。此歌被電影《青春之歌》選為插曲,由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為四部合唱。
孫慎:作曲家,浙江鎮海人,從1935年起先后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詞曲作者聯誼會等進步團體,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并創作了不少歌曲。建國后任音樂出版社總編輯、社長,《人民音樂》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代表作有《春耕歌》《民主是哪樣》等。
周鋼鳴的歌詞可以說句句都是響亮的口號,且長短不一。它的曲調也以號角般的“1、3、5”為骨干音構成旋律,且以連續的附點音符和進行曲節奏為特征,因此更加堅實有力,慷慨激昂,恰似時代的吼聲、戰斗的吶喊,以鮮明的音樂形象給人以鼓舞。《救亡進行曲》雖以三部性結構寫成,但卻采用了單一形象的單一主題,因此更顯得集中、精練。這首歌創作出來之后,迅速在全國流傳開來。據當時的報紙報道:1936年北平舉行“一二·九”運動周年紀念會時,曾有5000人齊聲高唱《救亡進行曲》。
鑒于《救亡進行曲》的巨大影響,電影《青春之歌》在拍攝時曾征得作者同意,由作曲家瞿希賢把這首歌改編為混聲合唱,用在影片將近結束時群眾與軍警搏斗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的斗爭情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3862.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