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這么幾位另類清新的丑女,她們的丈夫無一不是偉丈夫。這些男同胞當然不是審美觀有問題,而是審美水平早已超越了視覺的層次。
中華民族始祖母--嫫母
嫫母是有史以來記載在冊的第一個丑女。嫫母的意思就是丑女,她是黃帝的第四個妻子,因此也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母。嫫母是在選丑比賽中脫穎而出的。當時,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的妻室。嫫母中選,可見其奇丑無比。
嫫母到底怎么個丑法?史傳記載,她“錘額蹙顎,形粗色黑”,即腦門突出似錘,下巴短縮不見,身材粗壯怪異,面色發黑如碳。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云:“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意思是說她奇丑無比,即使善于諂媚者都不好意思開口夸獎。嫫母的丑是驚天地泣鬼神,以至于黃帝授予她“方相氏”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
但是這么一個絕代丑女,卻是一個非常賢德的女人。嫫母作為黃帝的賢內助,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她還發明了養蠶繅絲術,絲綢就是她發明的。后人為了感謝嫫母的這一重大發明,尊稱她為“先蠶姑娘”。
丑女治國--無鹽
無鹽與宿瘤也是古代中國兩個奇丑無比的女人,但由于她們才德兼備,竟然使得齊宣王與齊愍王大為折服,從而成為他們的夫人。后世將她們作為貌丑而有德行的婦女的代名詞。
無鹽的本名叫鐘離春,因出生在無鹽,大家就都把她叫做“無鹽”。
無鹽有多丑?漢代劉向《列女傳.齊鐘離春》中的描述是:“臼頭深目,長指大節,?(通‘仰’)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若漆!比绱碎L相令人望而卻步。不但長得丑陋,無鹽的身世也很可憐,她是一個孤女,40歲以前流離失所,沒有容身之處。
當時齊國在齊宣王的治理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由于這個君王性格暴烈,不喜歡聽批評的話,沒人敢提意見,弄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無鹽雖然貌丑,但飽讀詩書,志向遠大,她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求見齊宣王。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各國的“民本思想”十分盛行,黎民百姓也可以毫無顧忌地求見國君,陳述自己的愿望,對國家施政方針提出建議。所以無鹽很容易就見到了齊宣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5038.html
相關閱讀:朱德的故事五則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