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黃帝是“皇天上帝”的簡稱“皇帝”之變字,是“皇天上帝”的別名,黃帝傳說出于上帝神話。在我們看來,這種僅從文字語音、語義上進行考證得出的結論是缺乏說服力的。讓我們先看下列史料: 《國語?晉語》:“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國語?魯語》:“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頊能修之……”。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載晉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黃帝戰于阪泉之兆。’” 《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言:“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太?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少?氏以鳥紀故為鳥師而鳥名! 《國語?晉語》:“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國語?魯語》載春秋魯國大夫展禽言:“有虞氏?黃帝而祖?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黃帝而祖?頊,郊鯀而宗禹……” 《國語》、《左傳》二書成書既早,所具有的史料價值是史學界所公認的。根據二書的多處記載可以看出,黃帝是有生有死、有祖先、有后裔、有姓氏、有來歷、有業績的人王。他的業績在人間而非天上。黃帝死后,后人出于祖先崇拜,把他神化為祖宗神是很自然的事。在一些傳說中,黃帝雖然具有神性,但對于眾神并無絕對神威。這同無生無死,無始無終,對于眾神具有絕對權威并以“天意”、“天命”來支配人間治亂、禍福的上帝顯然不同。所以從神話角度看,無論從神格、神性還是神威來看,黃帝和“皇天上帝”都不能合二為一。 有人說黃帝這一名字是陰陽五行家的創造。我們知道“黃帝”最早見載于《左傳》、《國語》,此二書既非陰陽五行家所作,而成書在此之前明言黃帝的陰陽五行家的著作還一本也沒有發現。那么,根據什么說黃帝是出于陰陽五行家的創造呢?有人認為陰陽五行家創造了黃帝,道家則進一步利用黃帝來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從而編造了黃帝傳說。這顯然也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早在春秋,黃帝傳說就已很普遍,至戰國更是百家言黃帝,何待哪一家來編造呢? 有人看到黃帝傳說摻雜有神話色彩就把它歸入神話堆里去,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辨清帶有神話色彩的古史傳說同純粹神話的差別。遠古時代,由于物質生產方式的極端低下,上古初民只能憑借感性的質樸的思想方式來總結探討自己的歷史。他們認為世界和人類都是神創造的,神是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主宰,這就難免要使不少古史傳說摻雜神話的色彩。拉法格說:“神話既不是騙子的謊話,也不是無謂的、想象的產物,它們不如說是人類思想的樸素形式之一!瘪R克思則進一步揭示了這種神話般傳說的歷史意義。他說:“人物雖然是神話中的人物,但這一點并不重要,因為傳說確切地反映了氏族的制度。”眾所周知,希臘史前史就是從神話中清理出來的,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撥開神話的迷霧去探索真實的歷史核心呢?
有人因為黃帝事跡不見于《詩》、《書》記載,而“百家言黃帝,其言不雅馴”,就論定黃帝傳說沒有歷史根據,這種看法也是不對的。司馬遷寫《五帝本紀》對我們很有啟發,他的治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司馬遷“網羅天下放佚舊聞”又得觀“石室金匱之書”,在掌握了大量有關黃帝的史料后,他又到實地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他在《五帝本紀?贊》中說:他到處訪問了黃帝、堯、舜的遺跡,聽取老人的傳說,核對了書本上的材料,覺得《五帝德》及《帝系姓》二書仍然接近真相。他又以《春秋》、《國語》等古書博加考證,進一步說明《五帝德》、《帝系姓》的內容并非虛構。他認為《尚書》既然有殘缺,黃帝的事跡往往散見其他各書,所以,研究歷史必須博覽,必須全面地深刻地加以分析研究。司馬遷最后選擇了他認為有足夠根據的材料,把黃帝事跡寫進了《五帝本紀》,并自稱《五帝本紀》是他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一篇佳作。由此可見,以治史謹嚴著稱的司馬遷是肯定了黃帝其人其說的。二千多年前的司馬遷不為《詩》、《書》缺載所困,不為“其言不雅馴”所惑,誠為良史!今天,我們運用新理論、新材料來考察研究古代文獻,許多不雅馴之言都能賦予合乎歷史實際的闡釋,更沒有理由因為《詩》、《書》的缺載就自縛手腳。我們認為檢驗黃帝傳說與其他古史傳說真偽的標準只能是馬克思社會發展學說。凡是符合社會發展學說的,我們就相信;凡是不符合的,我們就加以剔除。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科學的研究成果! ∮腥丝吹近S帝傳說摻雜有神話色彩就把它歸入神話堆里去,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辨清帶有神話色彩的古史傳說同純粹神話的差別。遠古時代,由于物質生產方式的極端低下,上古初民只能憑借感性的質樸的思想方式來總結探討自己的歷史。他們認為世界和人類都是神創造的,神是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主宰,這就難免要使不少古史傳說摻雜神話的色彩。拉法格說:“神話既不是騙子的謊話,也不是無謂的、想象的產物,它們不如說是人類思想的樸素形式之一!瘪R克思則進一步揭示了這種神話般傳說的歷史意義。他說:“人物雖然是神話中的人物,但這一點并不重要,因為傳說確切地反映了氏族的制度!北娝苤,希臘史前史就是從神話中清理出來的,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撥開神話的迷霧去探索真實的歷史核心呢? 有人因為黃帝事跡不見于《詩》、《書》記載,而“百家言黃帝,其言不雅馴”,就論定黃帝傳說沒有歷史根據,這種看法也是不對的。司馬遷寫《五帝本紀》對我們很有啟發,他的治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司馬遷“網羅天下放佚舊聞”又得觀“石室金匱之書”,在掌握了大量有關黃帝的史料后,他又到實地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他在《五帝本紀?贊》中說:他到處訪問了黃帝、堯、舜的遺跡,聽取老人的傳說,核對了書本上的材料,覺得《五帝德》及《帝系姓》二書仍然接近真相。他又以《春秋》、《國語》等古書博加考證,進一步說明《五帝德》、《帝系姓》的內容并非虛構。他認為《尚書》既然有殘缺,黃帝的事跡往往散見其他各書,所以,研究歷史必須博覽,必須全面地深刻地加以分析研究。司馬遷最后選擇了他認為有足夠根據的材料,把黃帝事跡寫進了《五帝本紀》,并自稱《五帝本紀》是他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一篇佳作。由此可見,以治史謹嚴著稱的司馬遷是肯定了黃帝其人其說的。二千多年前的司馬遷不為《詩》、《書》缺載所困,不為“其言不雅馴”所惑,誠為良史!今天,我們運用新理論、新材料來考察研究古代文獻,許多不雅馴之言都能賦予合乎歷史實際的闡釋,更沒有理由因為《詩》、《書》的缺載就自縛手腳。我們認為檢驗黃帝傳說與其他古史傳說真偽的標準只能是馬克思社會發展學說。凡是符合社會發展學說的,我們就相信;凡是不符合的,我們就加以剔除。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科學的研究成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8626.html
相關閱讀:黃帝曾孫之女竟然嫁給一條狗?
中國汗青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黃帝
黃帝的妻子是誰 黃帝有幾個妻子
吳剛是誰?吳剛為什么會在月宮伐桂?
黃河流域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