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一個氣節,尤其是古代士子,這會被看成是比生命還重要的事情,因此才會有“殺身成仁”、“寧折不彎”、“士可殺不可辱”等說法。但在三國鼎立之前,有一個特殊現象,將軍士子改換門庭是家常便飯,有人說成是一種投降文化。實際上,這種現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漢朝的名存實亡。名存,就是還有一個漢獻帝,不管是董卓、王允還是曹操,都還沒有自己稱帝,他們都還在形式上將這個傀儡皇帝作為天子。實亡,就是諸侯們已經沒有人把皇帝當成是一個天下主宰者,不少人都在想著成為漢朝的接力者。正是由于這種漢朝廷名存實亡的局勢,讓有的人拉隊伍都是以“匡朝寧國”為借口,消滅異己都是以“漢朝凌遲”,“已失其鹿”為說辭,所以,將軍士子改換門庭就成了告別“昏君”,找到“明主”。不過,盡管這是特殊時期,人們仍然還是重視氣節的,比如說諸葛亮,他能夠成為名臣賢相被后人效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他選擇了劉備,一生都效忠劉氏政權。而曹操手下的大將于禁,由于投降了關羽,最終被曹丕羞辱致死,足可見氣節對于名人的重要。
士子的氣節,有時候還在于他最終跟隨的主子,比如說這個人在新主子手下發揮了才能,而這個集團又取得了成功,那這個人就會被看成是“棄暗投明”。但一個集團的首領則不同,他要改換門庭,最終則必須成功,否則,就是反復無常。這就是為什么呂布被稱之為“三姓家奴”,而劉備則是仁義之主的原因吧。不過,要說到氣節一事,這劉備總覺得有那么一點兒“氣短”,相反的,倒是曹操比劉備、孫權更有氣節。
先說劉備。
劉備起家于討伐黃巾軍,因為有功,當上了高唐縣令。被黃巾軍打敗后,劉備投奔了公孫瓚,被公孫瓚任命為別部司馬,讓他跟隨青州刺史田楷以防備袁紹。因為戰斗有功,當上了平原縣令。應該說,這是讓劉備真正成名的一個職務,后世的演義戲曲也都是以這個職務為劉備的起點說起。曹操東征徐州,刺史陶謙向田楷告急,田楷帶著劉備去支援陶謙。到了徐州,陶謙把丹楊郡的四千士兵增撥給劉備,劉備于是離開田楷歸附了陶謙。
陶謙上表讓劉備擔任豫州刺史,駐扎在小沛(今江蘇沛縣)。這是一個掛名刺史,因為給劉備的這個刺史根本就沒有地盤?墒莿溥@個人運氣還是不錯的,在徐州不長時間,陶謙死了。按照陶謙的遺囑和部下的擁戴,劉備代替陶謙當上了徐州刺史。這是劉備第一次有一個州的地盤。曹操為了拉攏劉備,以便專心對付河北的袁紹,就封了他一個鎮東將軍的頭銜。但是劉備在這時犯了一個大錯誤,收留了被曹操打敗的呂布!袁術也想得到徐州,前來和劉備爭奪,兩人在盱眙、淮陰一帶相持了好幾個月。趁此機會,呂布偷襲并占有了下邳城,還扣留了劉備的老婆孩子。劉備不得已只好和呂布求和。劉備回到小沛,又集結了一萬多人,呂布忌憚他,率兵攻打,劉備戰敗逃亡,歸附了曹操。曹操非常厚待劉備,讓他擔任了豫州刺史。這雖然仍然是個虛職,但由于曹操手里有一個漢獻帝,這項任命等于是朝廷的任命,所以,這劉備也就被人稱之為劉豫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2812.html
相關閱讀: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