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封建倫理“從一而終”的影響,一般女性出嫁后,不管夫妻有無感情,都不敢提出離婚;即使丈夫去世,寧可守寡終身,也不能隨意再嫁。
然而,在王朝動蕩不安的時候,一些貴為后妃的女性,因為夫君被攆下臺或者遭到殺害后,為了生存,也迫于權臣和父兄的壓力,再嫁給普通男人為妻。
這種身份由普通到顯赫,再由高貴到低賤的后妃,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折騰打擊后,又淪落為別人的妻子,其內心的屈辱痛苦,只有親歷者方能體驗得出。
北魏孝武帝元修的皇后和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皇后高氏姐妹,北齊后主高緯的皇后斛律氏,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高氏姐妹都是父親高歡為了控制皇帝,先嫁給皇帝為后,皇帝被殺后又做主再嫁他人的。北魏權臣高歡的孫子、北齊后主高緯的皇后斛律氏和妃子馮小憐,則是隨著北齊的滅亡,老大嫁作他人婦。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注: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公元560?578在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滅北齊時,對亡國的后妃肆意侮辱,同樣的悲劇,在他孫子、靜帝宇文衍的身上重演。宇文衍的皇后司馬令姬,在北周覆滅時,也再嫁他人。至于清太宗皇太極孝莊文皇后[注: 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亦孝端文皇后的侄女。]的再嫁小叔子多爾袞,則是維護兒子皇權的需要,做母親的無奈選擇。這種婚嫁,豈有幸福可言?
王朝更替,后妃的災難往往隨夫君一起降臨。覆巢之下,少有完卵。后妃群體中,有一種十分少見的現象,即面對改朝換代,少數后妃躲過了殺戮,得以茍延殘喘,而最終被取代她們王朝的新帝王所納,再次成為新的后妃。西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羊獻容,出身官僚世家,在惡貫滿盈的賈南風被廢除后位不久,立為皇后。司馬衷昏庸無能,少有主見,是有名的白癡皇帝,在別人的慫恿下,曾先后四次廢立羊獻容后位。命運坎坷的羊獻容在惠帝死后,被十六國之一的前趙末帝劉曜納為皇后。
如果說羊獻容一身兩帝的經歷十分罕見,那么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妃子爾朱英娥,一生竟做了三位帝王的妻子,則是絕無僅有。爾朱英娥出生于部落酋長之家,祖父爾朱新興在孝明帝和孝莊帝時地位顯赫,父親爾朱榮更是權傾天下。胡太后毒死元詡后,作為元詡妃子的爾朱英娥出家為尼。爾朱榮以討伐胡太后為名,發兵將胡太后和剛繼位的幼主元釗投入黃河淹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4886.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