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中葉以后,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開始加劇,特別是祖甲以后,王權與貴族權勢的斗爭日益激烈。這種矛盾,到商王紂時發展到極點。如貴族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同紂對立,反映了商王室同貴族之間的矛盾。
從商王朝建立以來,奴隸群眾反抗奴隸主貴族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息。奴隸逃亡,是反抗斗爭的主要方式。奴隸逃亡現象的日益嚴重,加重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混亂現象。
在當時的勞動生產者中,平民也占有較大的比重。在奴隸制國家和各級貴族的壓榨之下,他們不是破產負債,就是觸犯了法網,隨時都有被罰為奴隸的危險。特別是在武丁、祖甲以后,更加重了對一般“小人”的迫害,激起了他們的反抗斗爭,使得統治者難以長久在位,在位時間一般都沒有超過十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5116.html
相關閱讀:太甲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