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歷史上的李陵 揭秘史上真實的飛將軍之孫李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上的李陵:李陵,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74年,出生于甘肅天水市秦安縣,是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之孫。作為西漢名將之后,李陵因戰敗而投降于匈奴后被漢朝誅其三族。李陵的一生充滿了國仇家恨,而世人對于他的評價也是存在著各種爭議。接下來就由小編來揭秘下歷史上的李陵。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因受祖先蔭庇,雖然寸功未立,卻自幼便受封為侍中。由于他是將門之后,所以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是他大力提拔的五名后起之秀之一,弱冠之年就被加封為“騎都尉”,統軍五千,在酒泉、張掖駐防。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率軍攻匈奴,李陵奉命引所部“為貳師將輜重”,也就是負責為李廣利的主力運送輜重。但李陵建功心切,不屑于擔任后勤工作,便上奏漢武帝:“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意思是自己麾下士卒戰斗力強悍,用來保護運輸隊實在是大材小用,要求自出一軍,在側翼配合李廣利作戰。劉徹起初沒有答應他:“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币馑际,怎么現在誰都想做主將,而不愿意輔助別人作戰?我沒有多余的馬匹給你出征。其實漢武帝的話里已經委婉表示了對李陵不安分的不滿,畢竟打仗講究團隊合作,總要有人在后方默默付出。李陵不肯去運輜重,皇帝就必須再委派其他人去,若人人像李陵般不安分,不肯做綠葉,只想立功升官,大出風頭,這仗就沒法打了。但李陵看了漢武帝的回書后,卻堅持自己的愿望:“無所事騎,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币馑际牵吟庀潞軓,沒馬也無所謂,照樣可以以步破騎,以少勝多,孤軍深入到匈奴首領的王庭處,將其踏平。言外之意是,你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不能埋沒我這個人才,我馬匹援兵啥都不要,就憑麾下五千步兵就能打勝。

  由于漢武帝本人也是個好大喜功,喜歡賭博冒險之輩;再加上被李陵擠兌得沒辦法,有些賭氣;李陵又是他的愛將,恃寵幾次要求,不便不給這個面子,便答應了李陵的出兵請求,還“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也就是讓路博德在后方接應李陵。

  路博德此人是沙場宿將,深通兵略,之前曾領兵平定了南越王叛亂,并在歷史上第一次把海南島納入中原統治。他所轄的仁義之師深得越人敬仰,由于路博德被封為“伏波將軍”,越境處處都是百姓紀念他的“伏波廟”,至今南方仍有不少地方供奉伏波將軍。平南越后,路博德又在北御匈奴的戰爭中屢立大功。漢武帝此次讓他做李陵的副手,足見對李陵的重視和扶持之心。一些人謠傳漢武帝厭惡李陵,有意坑害他,這完全是說不過去地。李陵一生從無顯赫軍功,唯一的一次小功就是帶著八百騎到大漠轉了一圈,也并未做戰。他能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統領大軍,被漢武帝賞識重用,給予建功立業的機會,完全是因為他將門子孫的身份。那個在他投降前力戰而死的副將韓延年是大漢朝的前符離侯,地位頗高,卻仍是他的下屬,由此也能看出漢武帝對李陵的器重和關照。也正是因為漢武帝對他相當不錯,幾次破格提拔,所以在得知他降敵后,才會非常惱怒。他不僅辜負了漢武帝的信任,更顯得其毫無識人之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7082.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