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中學用的竟是美國教科書
清末的洋務派大員、湖廣總督張之洞曾和京師大學堂7監督張百熙聯合上書,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體系。他們在奏折中建議,在各省省會建立大學堂以及配套的預科學堂和中小學堂,實際上張之洞和張百熙是想在省會城市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包括小學、中學,大學的預科學校、學院、大學。他們設想的整個教育體系以京師大學堂為核心。所有學校既教授西方藝術和科學,也教授傳統的儒家經典。
他們對于現代教育制度的推崇和改革建議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視。1905年,清政府設立學部。1908年,清朝皇帝頒布的一道有關教育的上諭中說:凡男童年逾八歲者應入學,違者責其父母親屬。無父母親屬者,由本地官員負責其教育。各省總督應敦促屬下興建學校。以此圣諭廣布天下。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學堂在中國大地上迅速結出果實。舉個例子,僅僅是教授工程學課程的較為有名的學府就有:上海工業專門學校8,太原府的山西大學堂、唐山路礦學堂和天津的北洋大學堂。學生數目也是爆炸式的膨脹,僅僅在奉天9就有50所新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總數大約有7500名。
現代教育也已經深入到滿清貴族子弟之中。我曾造訪過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學,感到非常震撼,因為我看到滿清貴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國的教科書。我還參觀過幾所公辦學堂,雖然他們的教學質量難以令人滿意,但教學設備相當精良。
天津警政長官把獻祭資金存為教育基金
他們的教學質量止步不前,主要是因為沒有稱職的老師和教材。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東方國家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這一點在中國人身上尤其突出,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做官。這一宗旨在中國的學堂教育中仍未改變,學堂設立的目標,還是更傾向于培養優秀的官員。這對于一個急需現代科學啟蒙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誤區。我認為,處于現代教育事業發展初期的中國,應該培養更多的教師,而不是官員。
對于新知識的崇拜讓舊的偶像崇拜土崩瓦解。在龐莊附近的一個村子,人們為了讓孩子們學習讀書寫字,把廟里的神像扔到一個大坑里,將廟宇充做校舍。北京附近的一位耆宿積攢了一筆錢準備修繕廟宇,結果因“鼓勵迷信”遭到當地官員申斥。天津警政的長官曾頒發禁令,禁止老百姓在中元節10獻祭,他要求人們將用于獻祭的錢存為教育基金。
留學生成為晚清政府精英或革命領軍人物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正在學習英語。許多高等學府,如上海的圣·約翰大學和廣東的基督教大學的管理者都認為,既然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如此高漲,完全可以用英語做課堂作業。赫伯特·斯賓塞、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和許多西方的哲學家及政治經濟學、文學家現在在中國都有了自己的忠實讀者。英文也滲入到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清政府在1910年下發敕令,允許在科技說明中使用英文,現在中國的火車票和列車時刻表通常用中英雙語印刷。
中國有一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或是曾在教會學校中接受早期教育,或是受到傳教士掀起的知識熱潮的影響,他們遠赴歐洲或美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完成學業。
受這批留學風潮的影響,許多地方督撫,甚至清朝中央政府也開始遴選優秀的年輕人出國留學。這些留學生最初學成回國時面對的是懷疑與厭惡,有些人甚至被扣上對朝廷不忠的帽子飽受牢獄之災。不過,他們很快憑借過人的才華嶄露頭角,并逐漸受到重用。
我總結了一個名單,上面列舉著赴美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后擔任的職務:在辛亥革命爆發前,他們當中有人擔任了清政府的內閣高官、地方的道臺,有人出任了駐英國、美國、德國、墨西哥、秘魯和西班牙的公使、參贊及總領事,有人擔任了諸如海關總稅務司、中央政府六部的侍郎、鐵路的總工程師、設計師和總監,有人擔任了國家電報局的正職或副職主管、國際鴉片大會的清廷代表、清朝港口和重大工程的監理、清廷陸海軍的各種要職以及其他許多要職。
現代教育也已經深入到滿清貴族子弟之中。我曾造訪過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學,感到非常震撼,因為我看到滿清貴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國的教科書。我還參觀過幾所公辦學堂,雖然他們的教學質量難以令人滿意,但教學設備相當精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180.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