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抄一段笑話。歷史課上,老師講到火燒圓明園一節,小明一直在打磕睡,老師怒問:“小明,圓明園是誰燒的?”小明嚇得睡意全無,驚慌答道:“不是我燒的!”次日家訪,老師舉此為例,要求小明家長加強對子女的管束。小明他爸憤憤不平:“老師你莫錯怪我兒,我兒一貫老實,他說不是他燒的,那就一定不是他燒的!”
老師的教科書上有正確答案:圓明園是英法聯軍燒的。從宏觀來講,這個說法沒問題,從微觀來講,這個說法有問題。所謂宏觀,即指咸豐十年聯軍攻占北京後,圓明園被焚毀。所謂微觀,則須找出圓明園縱火案的“首事”之人。迄今為止,到底是誰點燃或者建議點燃投向圓明園的第一把火,有三種說法頗具代表性,這三種說法都認為帶頭燒園的是中國人。
當時正在北京的王?運多年以後曾撰長詩《圓明園詞》追憶此事,他說英法軍首領驚嘆于這座萬園之園的“陳設巨麗”,雙方“相戒弗入”,怕入園後搞壞物件,分不清也承擔不了巨額賠償的責任,決定在園外駐軍。而破落貴族(即指滿人)乘機“倡率奸民”,假借聯軍之名,入內縱火,并哄搶財物。聯軍這才跟進園內,士兵們眼紅“中國暴民”的收獲,于是在軍官默許下加入劫掠的行列。中外強盜邊燒邊搶,大火三日不息,局面終于失控。
第二種說法則指出:聯軍入京,龔橙導之毀園。龔橙是著名愛國主義詩人、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的寶貝兒子,也是英國公使威妥瑪的中國密友,曾說過“中國天下,與其送與滿清,不如送與西人”的名言。當時士大夫?乎一致認為是他向聯軍提出燒毀圓明園的建議,終其一生,龔橙也未對這個指控進行辯白。
最後一種說法則直接點出了帶頭放火之人的姓氏。此人姓李,聯軍入京後,他充任進駐圓明園的向導,并在聯軍猶豫不決、“相戒弗入”之際,用一把火堅定了聯軍入園劫掠的信心;同時,他也大發了一筆國難財。只可惜好景不長,第二年他便被有關部門抓獲,判處死刑,沒收全部家產。
由此可見,圓明園的第一把火,是中國人自己點著的;但是,這并不能減輕英法聯軍的絲毫罪責,他們才是應被追究的主犯。1861年,法國政府在巴黎展出“遠征中國”的戰利品——圓明園文物——大文豪雨果評論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698.html
相關閱讀: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