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盤點:中國歷史上被扒墓掘尸遭施刑的六位帝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中國古代,帝王乃萬民之主,一國首領,擁有至高無上的生殺大權,金口一開,無人敢違逆。即便他們在百年入葬陵墓后,也沒人敢去騷擾,因為這都是株連的大罪。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遭騷擾的帝王陵墓還是有的,而且也不少,但是其間被扒墓掘尸遭施刑的帝王卻為數不多,根據相關史籍記載,筆者總結出以下六位:

  一、楚平王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姓羋名居,也稱熊棄疾,是楚共王的小兒子,楚靈王的弟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第三十一位國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繼位后改名居。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費無忌誣告太子建與伍奢聯合齊、晉兩國密謀發動叛亂。楚平王信以為真,想殺掉伍奢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太子建。太子建提前得到消息后迅速逃往宋國,伍奢的二兒子伍子胥勇而多謀,及時識破奸計,逃到了吳國。

  逃到吳國后的伍子胥,一心想借助吳王闔閭的力量去報弒父殺兄之仇,因此便幫助吳王攻打楚國,先后多次興兵伐楚。直到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伍子胥等又大舉伐楚,最終楚軍節節敗退,吳王闔閭等長驅直入,攻陷并占領了楚國的都城郢城。周昭王聞訊匆忙逃亡隨國(今湖北隨州)。而此時的楚平王已經死了10年之久,伍子胥的復仇計劃落空,可是他并不甘心,于是掘開楚平王墓,對其尸施刑,鞭打三百下才停手,為父兄報仇,以泄憤恨。據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胥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二、齊襄公

  齊襄公(?—公元前686年),也稱姜諸兒,齊僖公的長子,齊桓公的異母兄弟,為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四位國君,公元前698年—公元前686年在位。其在位的12年間,雖然國力漸強,但是他的荒淫無道,昏庸無能,殺戳無辜令臣民不滿,因而導致眾叛親離,最終遭以連稱、公孫無知等人的聯合叛亂被殺。

  南朝宋人劉敬叔撰寫的《異苑》一書記載了齊襄公被掘墓的事實:“元嘉中,豫章胡家奴開邑王冢,青州人開齊襄公冢,并得金鉤,而尸骸露在巖中儼然。茲亦未必有憑而然也,京房尸至義熙中猶完具,僵尸人肉堪為藥,軍士分割食之。”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在被盜掘開的齊襄公墓中發現了他的一具完整未腐尸體,已經成了人肉干,時人迷信這種“人肉干”的藥用價值,于是對齊襄公尸體施以刀刑,將其尸體切成多塊,分掉搶吃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782.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