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只因后主李煜誤殺重臣?南唐滅亡的真正起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五代十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帝國皇帝孟昶心情大好,親筆在釘于屋門兩側用于驅鬼避邪的桃木板上題下了兩句吉祥話: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通常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文采飛揚的孟昶自然就是春聯的“專利持有人”。不過,這個故事還沒完,一年后,大宋帝國滅掉了后蜀,宋廷派到成都的第一任地方長官正是一個叫呂余慶的人。另外,宋太祖趙匡胤自大宋建立(公元960年)就將自己的生日定名為“長春節”,身居蜀地的孟昶在題寫春聯時也許并不知道“長春”乃宋之“圣節”,而據說后蜀降宋這一天正是宋太祖誕辰之日。歷史上第一副春聯竟然同時又是一雙讖語。

  蜀道險遠,所以蜀地天然與中原相區隔,內外溝通殊為不便。也正因如此,一遇分裂亂世,蜀中便會有獨立政權產生,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后治”的說法。唐末,“起自賊寇”的軍閥王建割據兩川三峽之地,建立了蜀國,史稱“前蜀”。由于中原戰亂不已,很多士人名族逃入四川避難,為王建所用,經營著“沃地千里”的前蜀很快成為一個強國。但王建死后,他的繼承人王衍是個無心理政的“文藝青年”,終日只沉溺在游山玩水、花天酒地當中,有“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的名句。還留下了一首著名的《醉妝詞》:這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這邊走,莫厭金杯酒。如此浮艷的辭句出自一位帝王之手,不難預見他的國家將有怎樣的命運。王衍在位只七年,前蜀于公元925年被后唐所滅。又經過九年亂離,被后唐朝廷封為蜀王的孟知祥在公元934年趁后唐內部皇位爭奪之機自立大蜀帝國,史稱“后蜀”。孟知祥稱帝沒幾個月就病故,他十六歲的兒子孟昶繼位。

  孟昶這個名字被后世提到時總是會跟一物一人聯系在一起:物是七寶夜壺,人是花蕊夫人。聯想力好些的人還會馬上悟到此物和此人都是孟昶在床上用的,自然也都是他驕奢淫逸終致亡國的明證。其實,孟昶初登帝位時,立志吸取前蜀敗亡的教訓,整頓吏治、舉賢任能、廉儉持國、勵精圖治,使后蜀很快走向繁榮富裕,頗顯出了一位少年新帝的英明,深得蜀中民心。公元941年,孟昶手書《頒令箴》頒行全國,以告誡諸郡縣的官吏。此文一出廣為流傳,國民爭相傳頌。多年以后,宋太宗從中摘錄出四句作為大宋的官場箴規: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十六個字就是《戒石銘》。自宋開始,每個府州縣的衙門都要立戒石于大堂前,戒石朝南的一面刻有“公生明”三字,向北的一面便刻著這四句,衙中長官坐堂理事,從坐北朝南的大堂里一抬眼就能看見,以提醒其秉公辦事,為民著想。

  孟昶在四川當皇帝的三十一年間,中原正亂成一團,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直至大宋,政權不斷更迭,加之契丹蠻族不時侵擾,生靈涂炭。而后蜀卻幾乎沒有任何戰事,不見烽火,不聞干戈,五谷豐登,安享太平。所以在四川的各種逸史雜記和民間故事中,對孟昶的評價還是很高的,而宋人修史時只說他荒淫無度,無非是為了標明宋滅后蜀的合理性。但長期的太平繁榮,也確實變成了后蜀走向滅亡的前奏。宮廷中的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把曾經的壯志豪情消磨殆盡。三十多年的太平日子足夠一個國家成為富足之邦,也足夠一個政權腐敗變質。當政中后期,孟昶已經完全安于享樂,沉迷聲色,比前蜀王衍更有過之。受其影響,整個后蜀朝廷也日漸奢靡,揮霍無度,只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8461.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