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蒙古初期認識:在宋金戰爭最激烈時期,在北方建立起蒙古國,但是在南宋除了少數杰出史學家外,對這個重要政治變化都重視不足,盡管南宋詔書中在聯合各國時順便帶上蒙古,但始終沒有派人去蒙古聯系,對蒙古政局發展更是一無所知,以至于到趙珙出使蒙古時仍對其有很多誤解,對早期蒙古內部情況更是不了解,甚至以為蒙古國早已滅亡,現在是韃靼國冒用蒙古名。如果宋朝在蒙金戰爭初期就能與蒙古聯系,建立統一戰線,利用當時精兵強將尚多的條件,即使不能直搗黃龍,至少也能收復失地不至于屈辱議和。現代自然能從蒙古史料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國是當年與金國議和的祖元皇帝直接繼承者,金國唯一給予大量財物議和的人,史料中僅有合不勒汗,他無疑就是那位稱祖元皇帝的蒙古人。不僅宋朝學者徐夢莘、李心傳等都記載了這位皇帝,連金人李大諒也有記載。成吉思汗不是韃靼人,眾多蒙古自己的史料有記載,金人與宋人相仿,雖然也誤解成吉思汗是韃靼人,只是不像宋人以為蒙古早已亡國。金國不清楚蒙古和韃靼何時統一成一國,被成吉思汗的戰略蒙蔽,但是卻認識到成吉思汗已經統一了原蒙古國,也統一了西部韃靼人、突厥人等控制地區。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汗建立的確實是近似中原的政權,乞顏部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成吉思汗很早就有眾多女真、契丹要臣,但是其與金國交往卻不用女真文、契丹文而用漢字,可見其最基本的文化基礎確實是中原文化。從趙珙描述的蒙古權力象征的金牌,與祖先合不勒汗相同都稱皇帝,而且用漢字“天賜成吉思皇帝圣旨”,只是在皇帝前面加成吉思稱謂,是并用。可見他在接受蒙古西部草原各部尊奉的稱號“成吉思汗”同時仍重用原來皇帝稱號。宋朝人誤把蒙古國去皇帝號改汗號分裂戰亂誤以為滅亡很久了,所以在認識上把蒙古國僅看做是金國一個叛亂的北方古樸屬國,還沒有意識到蒙古當時已經遠遠超過宋朝人想象的文明強盛。正是這種認識造成端平北上,誤以為蒙古人不會留在中原。成吉思汗曾說中原是神圣者居住的地方,只有現代才有馬克思理解成吉思汗是在為中國統一而戰,不是過去通常理解的是從蠻荒崛起,漫無目的四處攻略的游牧人,這點后來拿破侖也認識到了。蒙古人聚居區和北方草原從晉唐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屬于中國,蒙古族與其他各民族同樣都是中國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6041.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