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不外乎以下兩個答案??田忌賽馬或者圍魏救趙。其實,事實卻并非如此,前者只是讓孫臏在齊國火了起來,后者也只是讓孫臏在齊、魏、趙三國提高了知名度而已。而真正讓孫臏名揚天下的事件,則是著名的馬陵之戰。
話說孫臏和龐涓一同拜師于世外高人鬼谷子,畢業后,善良的孫臏卻被天生貪婪卻智商有限的師弟龐涓給整成了殘疾人。后來,孫臏抓住機遇,和齊國使者一同回到了齊國,并且通過“田忌賽馬”事件贏得了齊國國君齊威王的信任,光榮地坐上了軍師的位子。不久后,孫臏又通過“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讓自己在齊、魏、趙三國著實露了把臉。
在過了十三年相對平安幸福的日子后,孫臏先生又被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上。原來,在消停了十多年后,不安分的魏國國君魏惠王,決定再做一次大買賣??把韓國給滅了!
當然,這個韓國不是大海東邊的那個,而是魏國的老鄰居,同樣脫胎于春秋時期的大國??晉國,可謂是一奶同胞。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魏國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
經過簡單的分析,韓國君臣一致認為自己不是魏國人的對手。因為不管從地盤、人口,還是從作戰部隊的人數和作戰水平來說,韓國都和魏國不在一個檔次,沒法和人家打,根本就看不到戰爭的希望。
所以,開戰不久后,韓國國君就派人快馬加鞭地向齊國發了份十萬火急的求救信。請求齊國看在“唇亡齒寒”的份上,拉自己一把。
經過深思熟慮,仕仁齊國國君齊宣王,答應了韓國人的請求,決定派出以田忌為大將軍、孫臏為軍師的完美陣容。
和上次一樣,孫臏和田忌并沒有直接去找魏軍去單挑,而是故伎重演地在此把魏國的首都大梁給包圍了起來。
乖乖,真是怕什么來什么!當遠在千里之外的魏軍主帥龐涓再次聽到自己的都城被那對冤家給包了餃子后,頓時便慌了神。畢竟國君和自己的妻兒老小還都在那里,一旦大梁被攻破,那他們就很有可能成為餃子里面的肉餡。
情況十分危急,容不得有半點閃失。于是,和上次一樣,龐涓再次帶領手下人馬日夜兼程地向大梁趕去,并一路祈禱魏惠王能夠撐住,等自己回去和孫兵他們決一死戰。
然而,在著急趕路的時候,龐涓也并沒有閑著,而是讓人注意觀察齊國人在魏國境內做飯時留下的火灶。
雖然龐涓的智商比孫臏低很多,但終歸還是有的。他之所以讓人留心齊軍做飯的火灶,那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因為在他看來,齊軍進入魏國多少人馬,完全可以從火灶的數量上分析出來。因為按當時的軍隊編制,每個火灶做多少人的飯,那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絕對不允許有串班吃飯的現象發生。
事實也確實如此,每個鍋灶能夠做多少人的飯,基本上都能估摸個差不多。這樣一算,多少個火灶,再乘以每個火灶用餐人的數量,那么齊軍的總人數就很容易算出來。
雖說事實如此,但有一點還是需要龐涓兄弟注意的,那就是要小心有人在這上面做文章、動手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3002.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