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戴安瀾,著名的愛國將領,1942年5月26日,在緬北茅邦村以身殉國。本文為大家揭秘戴安瀾老婆是誰?戴安瀾子女現狀如何?
1904年11月25日,戴安瀾出生在安徽無為縣仁泉鄉風和村。少年時期刻苦讀書,立志救國。但因為家境貧寒,缺吃少穿,青少年時代的他長得又瘦又小。1924年,他已經年滿20歲,依然是一副單薄的身子板。此時中國南方,大革命的風潮涌動,有志青年紛紛奔赴廣東省。戴安瀾的祖叔公戴端甫早年追隨孫中山,此時正在廣東建國粵軍第四師中任團長。他修書一封給家鄉,將戴安瀾等叔侄四人都招到廣東參加革命。
這時,黃埔軍校第一期正在招生,戴安瀾準備去應考,他的文化水平在當時來講是很不錯的,當不費力。但是,麻煩的是身體,像菜豆芽一樣。結果未能錄取。在征得祖叔公的同意后,他到革命軍中當了一年的二等兵。俗話說:當兵吃糧。到了部隊,可以吃飽肚子了,加上他刻苦鍛煉,身體很快壯起來。到1925年再考黃埔軍校時,他名列前茅地考中了黃埔軍校的第三期。
1926年,戴安瀾從黃埔軍校畢業,在北伐軍司令部任副官連長。戴端甫便寫信給戴安瀾的父親,讓他把戴安瀾從小訂親的王家姑娘接到廣州完婚。王家姑娘也是個苦出身,裹了小腳,目不識丁。而此時的戴安瀾身為北伐軍的年輕軍官,才俊風華,前途無量。若用世俗的眼光看,兩人的地位和條件可謂天壤之別。但是,戴安瀾沒有這樣想。1927年1月5日,他接納了這位過門時連名字都沒有的鄉下姑娘,并給她起了第一個名字:荷心。何謂荷心?乃荷花之芯,花是香美的,但蓮子芯是苦的。王家姑娘自幼吃了不少苦,一個沒有文化的村姑嫁給一個連年征戰的軍人,還要準備吃苦。所以,戴安瀾給妻子起名“荷心”。
荷心嫁給戴安瀾后,一方面操持家務,一方面在戴安瀾的幫助下,開始識字念書。荷心原本天資極佳,一年多的勤耕苦讀,她居然能夠獨立地讀書看報了。戴安瀾非常高興,1928年,他又給夫人起了第二個名字:荷馨。有了文化,苦就變成了甜,盛開的荷花既美且香!
同年,戴安瀾隨北伐軍打到山東濟南。5月3日,日軍借口保護僑民,大開殺戒。戴安瀾親眼目睹無數中國軍民慘遭屠殺,怒不可遏,從此種下了對日本強盜不共戴天的仇恨。不久,大兒子出生了,他給大兒子起名叫戴覆東,覆者,滅亡也,東,當然指的是東洋,即日本帝國主義。其意昭然若揭。其后,女兒降生,他賜名:藩籬,意在扎好籬笆,保衛家園。再后,次子、三子相繼來到人世,戴安瀾給他們起的名字依次是:靖東、澄東,其意不言而喻。
王荷馨一生人如其名。她不僅是賢妻良母,而且吃苦耐勞、深明大義。戴安瀾將軍殉國的時候,小兒子才幾個月大,她遵照戴安瀾的遺囑,一手拉扯著孩子,一手把持著一個大家族的家務。那時戴家住在貴陽的花溪,全家老老少少有二三十口人,全靠她一人操持。贍養老人,教育子女,很不容易。全國解放后,他們家搬到了上海,住在同濟新村,王荷馨擔任了里弄調解員,左鄰右舍的家長里短,她總是能夠協調得讓大家滿意。她善良誠懇,辦事公平,工作出色,獲得了“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
綜上所述,戴安瀾子女共四個,三男一女,那么他們的現狀如何?
老大戴復東:建筑學與建筑設計專家。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無為縣人)。1952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建筑系。同年到同濟大學建筑系任教至今,歷任同濟大學建筑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后擔任過同濟大學建筑系系主任、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院長,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同濟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等職。現擔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并任中國建筑學會名譽理事、上海建筑學會名譽理事。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老二女兒戴藩籬:上海政協委員。
老三戴靖東:原南京理工學院教授,現移居美國。
老四戴澄東:原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政協港澳臺僑委副主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3027.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