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飛將軍”李廣難封:漢代苛刻的軍功制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廣曾感嘆,自己抗擊匈奴無役不與,但是才能不及自己的人都已經紛紛封侯賜爵,自己卻只混到了九卿,還沒有獲得爵位。差哪兒了呢?后來經過與風水先生王朔一番討論,總結出,原因是當年曾經殺降,王朔還特意解釋:“禍莫大于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殺降無疑是不對的,以前雖沒有日內瓦公約,但是殺降卒會令敵人誓死反抗,令敵方民眾懷恨,損害自己的名聲。所以,通常情況下,這樣做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在政治和軍事上都不利。不過古人喜歡故弄玄虛,不愿多講大道理(講道理也永遠不可能說服所有的人,有殺降不好的道理,也有殺降好的道理),所以干脆用一個 “禍”字定論。不過古代諸將不信邪,就是要殺降的也一直有,也沒聽說有誰僅僅因為殺降就倒霉的。那么李廣為什么就這樣倒霉呢?(對他運氣確實不好這一點,大家還是普遍承認的)

  (一)

  首先看一下李廣的個人情況,“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廣家世世受射……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史記》)。他是出身軍人世家,身懷絕技,英勇善戰!從這方面來看,沒有什么不利的因素,不出意外,是可以功成名就的。

  從李廣的戰斗生涯來看,他最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勇”和“善射”。剛出道時,他就得到了漢文帝的賞識,說他:“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為什么子不遇時呢?因為那時沒有大規模戰爭,作為軍人,李廣沒有發揮的空間。既然當時沒大規模戰爭,文帝本人在這方面也是沒見過市面的,所以他的評價到底分量有多少也不好說。不過,李廣的表現肯定是非常有視覺沖擊力的。接下來,平定七國之亂時,奪取了吳軍旗幟(應該是帥旗之類的非常重要的旗幟)。一般能干這活的都是勇武非凡的。與匈奴作戰時,追殺射雕者,遇匈奴大隊鎮定自若,被俘能奪馬而回,被圍能穩定軍心等到援軍,這些都脫不開“勇”字。 “善射”就不用多說了。

  在治軍方面,他是懷柔派(不代表沒威嚴)。很多古代將軍追求兩個極端,要么讓士兵愛自己勝過愛親人,要么讓士兵怕自己勝過怕敵人。這樣的部隊會很頑強,能承受大的傷亡。李廣就屬于前者。同期的另一個將軍程不識治軍要嚴厲得多,并且批評李廣的部隊自由松散。不過要注意一點,李廣很注意派遣斥候(就是預警工作搞得好),因此他的部隊也沒因為軍紀不佳而被敵軍襲破。所以,作為一個將軍,李廣也是很優秀的。

  看到這里,李廣好像沒道理不能封侯。

  下面,我先把一些細節羅列在一起:

  1、沖陷折關及格猛獸。(史記原話)

  2、取旗,顯功名昌邑下。(還是)

  3、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還是)

  4、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同)

  5、為了三個射雕者,很可能還為了給中貴人和他的衛隊報仇,帶一百騎兵遠離駐地一日,期間遭遇數十倍的匈奴騎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3034.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