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定禁酒反奢的“十項規定”,到軍車換新牌、棄豪車;從厲行節約嚴控經費,到全軍內部清查房地產……就任中央軍委主席后,習近平實施多項舉措嚴肅軍紀,強調“從嚴治軍”。
紀律是軍隊的生命。無論是司令員對調,還是百萬裁軍、下禁商令,或是審計軍隊領導……這些年,軍委主席們的一劑劑治軍良方,有效地保持了軍隊肌體的健康。
毛澤東對調八大軍區司令員——“決不允許槍指揮黨”
1973年12月,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不尋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開4個月后,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北京與沈陽、南京與廣州、濟南與武漢、福州與蘭州八大軍區司令員相互對調。這件事情不但在國內產生巨大影響,在國際上也引發了各種猜測。
毛澤東主席為什么一定要對十一大軍區中的八大軍區司令員進行對調呢?“文革”前夕,毛澤東與汪東興談話時說:“我們軍隊里也不那么純,軍隊里也有派嘛……不知你們信不信?你們不信我信。決不允許槍指揮黨。”
當然,直接導致這次對調的,還是林彪利用軍權與舊部的關系,企圖篡奪政權,以及由此引發的“九一三事件”。在這種背景下,“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開始逐步醞釀。毛澤東有意識培養鄧小平成為周恩來的接班人,對鄧小平更加器重。
“九一三事件“林彪墜機殘骸
在一次聽取工作匯報中,毛澤東講到各大軍區司令員久未調動的問題,問鄧小平怎么辦。鄧小平稍作沉思,隨后把面前的茶杯和毛澤東的茶杯對換了一下。毛澤東會心一笑,說道:“英雄所見略同。”1973年1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批評政治局和軍委。會場里鴉雀無聲,氣氛有些緊張。毛澤東緩和了一下語氣,轉換了話題。他說:“我考慮了很久,大軍區司令員還是調一調好。”
毛澤東建議在座的政治局委員們唱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完歌,他接著談:“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他說他已經考慮了好久,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坐鎮,一呆就是20年,會出現消極因素。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決定,12月20日中央召開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毛澤東交代葉劍英把各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都找來。46位高級將領受到了接見,將要被調動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坐在面對毛澤東的前排。12月22日,毛澤東正式宣布對調命令。其實,當時全國有十一大軍區,除了上述八大軍區外,還有新疆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的三位司令員沒有被調動。會議結束后,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命令下達10天內,各軍區司令員都到達了新的工作崗位,每人按規定僅帶了10人以內的工作人員。對調工作干凈利落地完成了。
鄧小平事后談起這次對調的必要性時指出,“這是因為毛主席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干部有個團團,有個勢力范圍。”實踐證明,這一舉措有力地保障了黨中央對軍隊的絕對統一領導,對當時的政治局面起到了穩定作用,也為以后軍隊高級干部交流制度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鄧小平百萬裁軍——“即使戰爭爆發,我們也要消腫”
1985年6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輕輕伸出的一根指頭震驚了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裁員減額100萬。
鄧小平裁軍理由有兩個。首先是機構臃腫,每個軍區的領導班子“打麻將都得湊好幾桌”,官兵比例是1比2.6。中國軍費少,直接限制了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和戰斗力的提高。另一個理由是基于對國際形勢的判斷,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戰爭,“即使戰爭爆發,我們也要消腫”。
但精簡整編沿襲幾十年的中國軍隊體制,談何容易。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總員額由550萬整編至400萬。然而,抗美援朝戰爭以及為應付上世紀60年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可能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逐步擴大規模,到上世紀70年代,增加到610萬左右,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
從1981年到1984年,鄧小平頂住各方面的壓力,裁掉了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精簡掉了200多萬員額。
1984年10月25日,一次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在京西賓館舉行。會議舉行到第八天,鄧小平在會上做了近90分鐘的講話。“從哪里講起呢,從這次國慶閱兵講起吧!這次閱兵是不錯的。”頓了片刻,他說:“但是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鄧小平的講話觸及了對在座的人來說最敏感的問題,即軍隊高層領導老化問題。會上,鄧小平提出裁軍100萬。
到1985年6月,在軍委擴大會上,鄧小平果斷提出“在較長時間內不會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可能的”這一重要論斷。軍委擴大會議做出了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決定,通過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最終被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批準的方案就是撤銷武漢軍區、昆明軍區、福州軍區、烏魯木齊軍區4個大軍區。
當“國際和平年”——1986年到來的時候,解放軍的幾十萬官兵已經脫掉軍裝,走上了經濟建設崗位,初步完成了裁減100萬員額的戰略性行動。事實證明,一次裁軍的陣痛,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
資料圖:國家領導人鄧小平
江澤民禁止軍隊經商——“受腐敗威脅的軍隊不可能最有效地保衛國家”
江澤民自在1989年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軍委主席以來,一直把“是否能打得贏、不變質”作為軍隊建設的核心。在任期內推動了裁軍70萬、禁止軍隊經商、成立總裝備部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軍隊參與了一些商業活動。起初目的比較單純,主要是補充預算撥款的缺額,但后來軍方的商業利益快速膨脹,發展成一個巨大的網絡。
軍隊經商屬不良現象,會使軍隊的注意力偏離國防。說輕一些,軍隊辦企業至少代表一種可能滋生腐敗的利益沖突;說重一點,這很可能腐蝕軍隊保衛國家的意志。
1998年7月,在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高級干部的聯席會議上,江澤民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作出了決定。他正式宣布:“軍隊和武警部隊對所屬單位辦的各種經營性公司,必須認真進行清理,今后一律不得繼續從事經商活動。”江澤民還進一步要求軍隊為社會樹立榜樣。
江澤民講話之后,時任總參謀長傅全有號召 “每個單位和每個干部無條件地執行江主席的新命令”。江澤民對時任副總參謀長和軍事情報領導人熊光楷將軍說:“受腐敗威脅的軍隊不可能最有效地保衛國家。”
熊光楷認為作這樣的決定需要 “遠見卓識和勇氣”。畢竟,這一決定會使個別人損失慘重。
“因為軍隊是令行禁止的軍事組織,所以對江主席的反經商、反腐敗的政策的執行比在其他領域要迅速得多。正是這樣,江主席的整個反腐敗運動得到積極的推動。軍隊開展這樣的反腐敗運動為在其他部門迅速推行反腐敗樹立了榜樣。”熊光楷說。
在退下軍委主席崗位后參加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江澤民這樣總結他作為軍委主席15年來的工作:“15年來,對小平同志的重托,我是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對軍委主席這份責任,我是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來對待的,從不敢懈怠。對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對軍隊的建設和發展,可以說是夙夜在心。”
資料圖:國家領導人江澤民
胡錦濤審計軍隊領導干部——“保持軍隊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胡錦濤自2005年接任中央軍委主席后,主張“依法治軍 從嚴治軍”,推動制度化的軍隊反腐倡廉建設,以保持軍隊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新形勢下,為預防和查處軍中的經濟犯罪,胡錦濤首先從審計方面入手。2006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全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小組計劃審計全軍官員983名,包括軍職26名、師職135名、團職 822名;2007年,對軍、師、團職干部實施審計,單位主管比例將不低于30%。據總后勤部的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全軍共審計單位和項目7.7萬個,取得直接經濟效益68億元。
2011年7月,總政治部、總后勤部頒布《軍隊審計人員廉潔從審規定》,對審計人員廉潔從審提出了“十不準”要求;2011年9月,中央軍委又印發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審計工作的意見》。
胡錦濤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思想上預防軍隊腐敗。從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頒布了一系列指導文件。
在胡錦濤的“軍中反腐”風暴中,海軍原副司令員中將王守業被判處無期徒刑,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被查辦的最高級別的軍官之一。
資料圖:國家領導人胡錦濤
資料圖: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和習近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6497.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