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可是家境貧困,加上虞國宗法制度森嚴,平民沒有希望入仕為官。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個很有見識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曠世奇才,于是就鼓勵百里奚出游列國求仕 。
在百里奚出游那天,家中已經揭不開鍋了。杜氏一大清早起來,宰殺了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雞,劈了門閂燉母雞,煮小米飯,給丈夫餞行。
百里奚從南陽出游求仕后,歷經宋國、齊國等國家,因為朝堂里無人,都沒有得到錄用。在齊國,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討,繼續求仕生涯。在齊國郅地,他遇見了蹇叔,兩人一番高談闊論,就結為知己。
此后,在蹇叔的舉薦下,到虞國當了個大夫。但虞國國君是個愛財如命的國君,在收了晉國的垂棘(垂棘地方產的寶玉)和寶馬等財物以后,就答應借道路給晉國,讓晉國途徑虞國去征討自己的鄰國虢國,也是虞國的同姓兼同盟國。百里奚對虞國國君述說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閉口不再勸諫,并對同僚宮之奇說:“對蠢人直言相勸,無異于把珍寶丟棄在路上! 果然,晉國滅虢國后,把矛頭指向虞國。
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俘虜了虞國君及其大夫百里奚。由于他拒絕在晉國做官,被晉國充作奴隸(媵人),在穆姬嫁給秦穆公時候,陪嫁到秦國。百里奚在去秦國的途中,逃回到楚國。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說百里奚善于養牛,就讓百里奚為自己養牛。剛當上秦國國君的秦穆公,名字叫任好,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國君,聽說了百里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贖回百里奚。秦穆公的謀臣公子縶說:“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讓百里奚養牛。若用重金贖他。那不就等于告訴人家百里奚是千載難遇的人才嗎?”秦穆公問:“那我該怎么樣才能得到百里奚?”公子縶說:“可以貴物賤買,用一個奴隸的市價,也就是五張黑公羊皮來換百里奚。那樣楚成王就一定不會懷疑了。”
當百里奚被押回秦國后,秦穆公親自接見了百里奚。百里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里值得國君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并不是你的過錯!鼻啬鹿H自解除了他的奴隸身份,并與他商談,討教國家大事。兩人一談就是三天,言無不合。穆公十分高興,要拜其為上大夫(上卿),委以國政,實際上就是把秦國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百里奚。百里奚堅決辭讓不受,并推薦自己的好友蹇叔當上卿。最后,秦穆公就讓他用很重禮,將蹇叔請來秦國,讓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國的上大夫。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換回來的奴隸,故世人稱百里奚為“五?大夫”。?,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換來了大能人百里奚,封他做秦國的上大夫,即秦國的宰相。
百里奚曾經顛沛流離,篳路藍縷,歷經艱辛,十分了解民間的疾苦,他主政后尊民愛民,勤勉政事,即使勞累也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在國內巡游不帶隨從,不設武裝防衛,獲得了秦國人民的信賴。
百里奚將安撫、教化、緝和境內各民族,發展生產,充實國力放在了首位。為官為政,不貪戀權勢,不貪圖富貴,而是要大濟天下蒼生。他敬惜民生民力,鼓勵民眾開邊墾荒,提倡教化,開啟民智,并按照周朝的官制和朝儀,改變了秦國落后的國體,將中原先進科技文化、政治和耕作技術散布于境內各民族。
在百里奚的勵精圖治下,秦國府庫充盈,百姓安樂,秦國短期內便得到了大治,境外的巴、戎等少數民族為秦國威勢所懾服,紛紛歸順親附。
一時間,百里奚成了秦國最受尊敬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20394.html
相關閱讀:過秦論-賈誼
百里奚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