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家舉要清朝三大貪官要案,一是甘肅布政使王?望折監冒賑案,二是云貴總督李侍堯貪縱營私案,三是嘉慶帝立誅和?案。這三個大貪案均發生在乾隆朝,王?望后來被乾隆下令殺頭,和?被新皇上嘉慶所殺,而李侍堯案發后卻詭異地死里逃生。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民國趙爾巽編寫的《清史稿?李侍堯傳》等史料記載了事件原委。
李侍堯,八旗勛舊大臣之后,其父李元亮官至戶部尚書。乾隆初年,李侍堯以蔭生授印務章京。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初見李侍堯,即夸其“天下奇才”,立擢副都統。此后,李侍堯又歷任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廣州將軍等職。乾隆二十一年后,李侍堯歷任兩廣總督、戶部尚書、湖廣總督、工部尚書等高官,乾隆四十二年,李侍堯調任云貴總督,官至從二品。此人精明干練,頗有才略!肚迨犯濉吩u價他:“短小精敏,過目成篇。見屬僚,數語即辯其才否。擁幾高望,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從皆悚懼!边@是說他很會駕馭屬潦,對他們的長短處尤其是“陰事”了解的清清楚楚,故屬下都怕他。我想,這就為李侍堯之立功和貪賄埋下了伏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原云南糧儲道海寧在乾隆帝召其面詢時,不斷地夸獎李侍堯頗能辦事,而私下又議論李侍堯在滇的婪贓劣跡。乾隆帝聞訊傳諭將海寧交軍機大臣嚴訊,嚴審之下,海寧供出了李侍堯的婪贓情形。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立刻下諭派尚書和?、侍郎喀寧阿前往貴州查辦事件。同天,乾隆帝又命戶部尚書英廉查封李侍堯在京家產。和?、喀寧阿等抵昆明府后密提李侍堯家人,嚴訊之下家人供出了李侍堯承受官員饋送的詳情。接著,和?等又審李侍堯,李侍堯對家人所供各情供認不諱。于是,乾隆帝命和?將李侍堯解京質審,并將送銀各員亦一并革職嚴審定擬。
據史料,李侍堯婪贓罪行罄竹難書,但不同今日之判決有個總計數額,且選用同年五月初七日大學士公卿核議的李侍堯罪狀書,計有:營私罔利,任意貪婪,李將上貢的珍珠賣與同知、知縣等人索要銀子二三千兩,又復將珍珠收回;一皋司饋送李金如意三柄,李接著將金如意售賣給皋司得銀五千兩;一通判管理樂馬廠,李逼勒他送銀八千兩。另據史料,李侍堯任所被查抄的資財,其金銀、珠寶、洋貨等共九百零一項。各類珍珠共二千顆,寶石及寶石料共一百四十多塊,各類金器共重五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一分,朝珠六十余盤,自鳴鐘等洋貨四十四項,玉器共一千余件。另有各類名人手卷、畫軸、墨跡等共二百余個。同時,其家人倚主之勢勒索詐騙的房產、資財等亦是不計其數。
按清律,李侍堯罪行嚴重。乾隆帝就痛斥說:“李侍堯由將軍用至總督,歷任各省前后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優,辦事明干,在督撫中最為出色,遂用為大學士。李侍堯具有天良,自應感激朕恩,奉公潔己,以圖報效……乃負恩婪索盈千累萬,甚至向屬員變賣珠子,贓私狼藉。如此不堪,實朕夢想所不到,不特朕用人顏面攸關,即各省督撫聞之諒無不慚愧痛恨矣。”這一年四月初三日,“李侍堯專案組”的和?、喀寧阿等奏請皇帝,擬將“李侍堯除挾勢求索罪至滿流,辦理案件將承審官具呈供詞任意刪改,以致輕重失實,各輕罪不議外,按侵盜錢糧一千兩以上例擬斬監侯”。和?他們的意見說,即使不論李侍堯別的罪行,就是按侵盜錢糧一千兩以上的罪行,就可以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五月初七日,大學士九卿核議奏擬從重改擬斬決,也就是說他們不同意和?等“專案組”的意見,提出“將李侍堯即行正法”。
然而,李侍堯案經大學士九卿核議具奏后,乾隆卻沒有批依議,也沒有對此提出不同意見駁回重擬,而是于同日發上諭一道,一方面要求各督撫以李侍堯案為戒,一方面要求他們對此案發表各自意見,“毋得游移兩可”。乾隆這一招極為老辣。當時,大多數督撫認為大學士九卿從重改擬斬立決的定案“洵屬平允”“只有這樣更足以懲一儆百,為諸臣之炯戒”,一致贊成將李侍堯從重請旨即行正法。兩廣總督富勒渾和江南河道總督陳輝祖的意見卻被乾隆認為“自異其說”、“游移其辭”,有不同程度的欺君嫌疑而交部察議。惟有安徽巡撫閔鶚元直抒己見,極力主張留李侍堯一條活路。其實,閔鶚元猜準了乾隆帝不想殺李侍堯的心思,他認為李侍堯“勤勞久著”的這一點與乾隆帝想到了一起。因為李侍堯得以免死,可以使得乾隆在眾臣僚面前洗去李侍堯進奉見長加恩從寬的嫌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1152.html
相關閱讀: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