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清的“小朝廷”舉行祭祀,一群孤臣遺老前來祭拜。其中梁鼎芬一眼發現了一位“老朋友”,他直奔這位穿大禮服只鞠躬不下跪的“老朋友”面前,指著他的鼻子問:“你是誰?你是哪國人?”來者被問怔了,梁鼎芬提高嗓門:“你忘了你是孫詒經的兒子!你做過大清的官,你今天穿著這身衣服,行這樣的禮來見先帝先后,你有廉恥嗎?你是一個什么東西!”“問得好,你是個什么東西!”清朝舊臣勞乃宣也跟了過來,他們倆一唱一合,引過來一大群人,把這人圍在中心。只見他面無人色,低下頭連忙說:“不錯,不錯,我不是東西!我不是東西!”
被罵得狗血淋頭的來者正是民國國務員孫寶琦。想當年,此人當年曾是大清官場中廣結姻親的聞人,督撫中頭腦開明的改良派。如今,最會玩轉大清官場孫寶琦,卻成了清廷的罪人,不得不讓人感慨。
孫寶琦,字幕韓。浙江杭州人。1902年任駐法大使,1907年任駐德大使。1909年回國,任津浦路公辦,1911年升山東巡撫。武昌起義后,一度宣布山東獨立,任都督,后又取消獨立。1913年9月任民國政府外交總長,次年代國務總理。后歷任審計局長、財政總長兼鹽署督辦等職。
他娶了五個太太,一共勝利八個兒子,十六個女兒。
1902年2月1日,慈禧太后頒布諭令,準許滿漢通婚。很快,皇室中輩分極高的慶親王奕?竟然主動找到孫寶琦,想讓自己的五公子迎娶他的二女兒。這是孫寶琦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一門親事!
除了二小姐嫁入慶親王家外,大女兒嫁給了盛宣懷的四公子盛恩頤;三女兒嫁給大學士王文韶的孫子;四女兒嫁入大臣寶熙家;五女兒嫁給袁世凱的七公子袁克齊;七女兒孫用番嫁給了張廷量(張佩綸的兒子,李鴻章的外孫),成為張愛玲的繼母;三公子娶的是馮國璋的女兒;四公子娶了盛宣懷的親侄女盛范頤。袁世凱的六女?禎,嫁給了孫寶琦的侄子。
這些聯姻,讓孫寶琦幾乎攀上了朝中最有影響力的重臣。
更加厲害的是,這些重臣又各自串聯著其他豪門。如奕?的另一位女婿是安徽巡撫恩銘,袁世凱與滿洲重臣端方、那桐都是兒女親家,盛宣懷的幾個子女進入了江浙一帶的豪門……可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1911年10月,武昌首義爆發后,孫寶琦就在地方督撫中第一個給清政府發電報,建議起用自己的親家袁世凱。結果被指責為“出爾反爾、兩面三刀”,既受到清廷孤臣遺老唾罵,又遭革命黨人聲討,是唯一一個被稱為“騎墻派”的人。
不久,孫寶琦心力交瘁,“須發盡白”。 1931年病逝時,段祺瑞、曹錕等名流紛紛發來唁電。徐世昌送挽聯一副:“門多歇浦三千客,家少成都八百!保瑱M批:“舊雨晨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7580.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