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再論關羽誅文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徐徐分析時忘記(忽略)了關鍵的一句話,諸位客官要問是什么,即“徐晃見文丑后面軍馬齊到”是也!前面的分析都沒有問題,但是從文丑開始追趕徐晃起,雖然從大的環境看,似乎操軍主動,但是從局部戰局看,卻是文丑軍占優,因為是“文丑后面軍馬齊到”,而操方只有關羽及十余從,徐晃并無交待,因此,只要文丑能堅持一會而,其齊到的軍馬對關羽及十余從將形成絕對的優勢。再說文丑本來就是為報顏良之仇而來的,既然仇人就在眼前,那么只要有可能,文丑一定會堅持到自己的軍馬來到,以報殺兄弟之仇的!但是遺憾的是,兩合之后,文丑就心怯了,在只要堅持,局勢就會向越來越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的情況下文丑卻選擇了逃跑,無它,武力不繼之故也!徐徐文中講到了“逃跑心態”,但是從原文中看,在文丑射退張遼,挺戰徐晃的三十合過程中,河北軍已經從混亂狀態中清醒過來了,一句軍馬“齊”到,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文丑沿河趕來的舉動,而不是常見的“約束軍馬”。因為軍馬已經齊到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河北軍的訓練有素。因此“逃跑心態”已不存在。我不排除顏良被殺對文丑心理產生的影響,但是從文丑在逆境中戰張遼、徐晃來看,他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過硬的,完全可以當的起名將之稱。而戰關羽只是文丑戰張遼、徐晃的延續。從常理講,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心理素質產生如此巨大的反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同樣:因為顏良被殺對文丑心理產生的影響是導致文丑心態急劇變化的可能性同樣不大。另外如果文丑真是感覺身陷險境,文丑完全可以選擇“不戰而退”。而文丑并沒有這樣作的原因,不外乎他并沒有太受此因素的影響。作者如果真想表現文丑因“自覺陷入曹軍埋伏,便不想再戰!蓖耆卸鄠描述可以選擇:如:“文丑獨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撥馬而回。羽馬快.....”---馬超戰曹洪遇夏侯版。也可以這樣描述:“丑欲戰關羽,又心怯,乃虛指羽曰:“吾今日識汝矣。各且收兵,來日決戰!庇鸶淮鹪挘e刀便砍,文丑只得相迎。.....”----姜維追鄧忠遇鄧艾版。但遺憾的是作者并沒有這樣寫,因此徐徐為文丑做的“不想再戰”的解釋只能說是“空中樓閣”---沒有依據為基礎。最后在說說徐徐的結論:其一:關羽所殺河北兩將,一為正面偷襲,二為腦后作業。且皆拜赤兔之賜,憶呂溫侯當年,可曾有此行徑?關公殊為不彩。-----試問何為“偷襲”,以徐徐的語文知識應該不需要查字典吧!你見到過大搖大擺沖得前軍“波開浪裂”后再將主將斬于馬下的“偷襲”嗎?
誅文丑到的確是靠馬快,但問題是如果文丑不逃,關羽有靠馬快追斬的機會嗎?關羽憑本事令文丑心怯而逃,追而斬之難道有錯?千萬別說什么“憶呂溫侯當年,可曾有此行徑?”虎牢關前溫侯追公孫,如果沒有三將軍挺身而出,那公孫瓚豈不命喪溫侯之手?其二:文丑和關羽延津之戰,文丑從開始到最后被殺,皆無正常單挑形勢下的公平狀態和心態,故絕非正常單挑,屬于無效案例,不應做為評判關羽和文丑武力指數的依據。----徐徐只強調開始和最后,卻偏偏不提過程,分析問題時又偏偏將關鍵的“文丑后面軍馬齊到”莫名忽略,只能說是自己在不公平的心態下進行了不公正的分析,其結果可想而知了!今宵酒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4524.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