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在即位后不久,就給秦仲下達了一紙詔令。詔令中對他們死去的親人表示了哀悼,對以秦仲為首的秦人表示了深切的慰問,并對西戎的種種惡行提出了堅決反對。
然而,詔令中的最后一句話亮出了周宣王的真實用意??我現在破格提拔你為我大周朝的西垂大夫,你準備準備,過些日子就給你的親人們報仇去吧!
周宣王這簡直就是開玩笑,你大周朝和西戎人斗爭了快二百年了,都沒把人家整趴下,就憑我們這點家當,拿什么去報仇,用自己的拳頭對抗人家的大刀?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是啊,周宣王此舉確實有點用肉包子來打狗的意思,根本就沒考慮到戰爭各要素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有多么的嚴重。秦仲他們也是爹媽生的,也是皮肉之軀,需要吃飯、睡覺,不是銅頭鐵臂的機器人,一刀也能斃命,一頓不吃餓得慌。
還有,周宣王還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雖然他們秦人是靠養馬起家的,但是會養馬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在馬背上作戰。
人馬少、缺少必要的武器裝備和后勤保障、沒有作戰經驗,這就是周宣王命令秦仲前去攻打那些神出鬼沒西戎部落時,秦仲本身所面臨的真實情況。
沒辦法,誰讓天下周天子是老大呢,自己這個土財主必須得按照周天子的意思去辦,不然,抗命的下場并不比攻打西戎的現場好到哪里去。與其因為抗命被殺,還不如死在西戎人手中,多少還能落個烈士的稱號,說不定還能流芳萬年。
風蕭蕭兮易水寒,秦仲一去兮不復還!
于是,在經過簡單的準備之后(其實也沒有什么可準備的),秦仲便帶領著自己的私人武裝出發了。
當然,說秦鐘精明能干也不是沒有來由。在出發之前,秦仲心里已經考慮清楚了,就憑現在自己這點人馬,根本連人家的一個小部落都打不過,更別說和他們的大部落正面交鋒了。
于是,秦仲覺定自己絕不能按照常理出牌,得要采取了一個十分穩妥的策略。思來想去,秦仲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西戎人憑借著自身擁有優良馬匹的優勢,經常對農耕文明的村莊采取突襲的方式,基本上每次都能得逞。然而,西戎人就是做夢也不會想到,農耕之人也會使用這一招來對付他們。
作戰方略確定以后,秦仲就經常帶領十幾人的小隊伍先外出進行偵查,當發現有小股的游牧人群或者大隊人馬外出的部落時,他就果斷帶領自己的人馬對他們采取奇襲的戰術,幾次下來,也獲得了不小的收獲。
但是,同樣的一種作戰方式,用上三次五次還行,要是用上十遍八遍的依然不予改變,那么最后吃虧的最終還會是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7033.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