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4月29日武漢大空戰中,年僅22歲的中國空軍英雄陳懷民奮勇殺敵,擊落1架敵機后,被5架敵機包圍。在戰機受傷、自己中彈的危急關頭,陳懷民放棄跳傘求生,駕機撞向日本戰機,血濺長空,可歌可泣。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诓稍L了陳懷民烈士的侄女陳文女士,聽她講述烈士生前身后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事跡和感人故事,并以此文紀念陳懷民烈士殉難74周年。
陳懷民駕駛的伊-16型 戰斗機。
1938年4月29日,武漢市民觀看中日空戰的情景。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陳懷民(1916—1938),江蘇鎮江人。
對于68歲的?谕诵萁處熽愇亩,每年的4月29日,都是個不能忘卻也無法忘卻的日子。這一天,她總要在心里默默念叨一個人—————叔叔陳懷民。
74年前的這一天,武漢上空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空戰。不可一世的日軍戰機編隊向武漢襲來,中國空軍嚴陣以待,陳懷民和他的戰友駕駛戰機,迎頭痛擊來犯日機,打出了抗戰以來最輝煌的空戰。此役,與日軍實力對比懸殊的中國空軍(抗戰初期日本有戰機3000架,而中國僅有300多架,且飛機性能較差)擊落日機21架。
74年前的這一天,武漢空戰中出現了無比壯烈的一幕:陳懷民升空后很快擊落1架敵機,在戰機受傷、胸部中彈的危急關頭,他放棄跳傘求生,轉而駕機撞向敵機,與敵人同歸于盡,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精忠報國的真諦。
戰火磨礪空中斗士
1916年出生于江蘇鎮江的陳懷民,深受其父陳子祥的影響。陳子祥是一位革命斗士,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反清斗爭。懷民從小跟隨父親習武,少年時就常在武術大賽中奪冠。在這樣家庭中長成的懷民,早早就將自己與國家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
日寇侵華,古老的中國大地上戰火紛飛。懷民再也坐不住,立志成為一名翱翔藍天的斗士,挫敗橫行上空的日本戰機。其實陳懷民本名叫陳天民,參軍后特意改名為陳懷民,意即要愛國懷民。1935年底,懷民從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第5期畢業,如愿以償當上一名戰斗機飛行員。
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當天,中國空軍開始對日作戰。在杭州上空,懷民第一次上天參戰,他所在的中國空軍第4航空大隊的健兒們駕機向敵人猛烈開火。猖狂不可一世的日飛行員沒想到中國空軍敢于應戰,一時間難以招架,悻悻而歸。
9月中旬,日機入侵南京上空。數十架中國飛機升天應戰。陳懷民在空中以一敵四,英勇殺敵。他左沖右突,猛烈開火,敵1架驅逐機被擊中,拖著長長的尾巴墜落下去。這時,急欲報仇的敵8架飛機將懷民戰機包圍。很快,懷民飛機受傷,從空中急速下降。為了保全戰機,在離地面只有百余米時,他停掉螺旋槳開始滑翔,準備迫降。飛機撞在一棵大樹上,懷民被彈出座艙,夾在樹杈上。巨大的沖擊力,使得他鼻梁骨折斷,胸部、肩部受傷,血肉模糊。
第二天,懷民在醫院里見到了一名雍容華貴的婦女,她就是蔣介石夫人、中華民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宋美齡走到懷民床邊,握著他的手說:“陳懷民先生,你是中國空軍的驕傲,是了不起的英雄。我在報上看到你與日軍作戰的事跡,深受感動……”
在戰火的洗禮中,懷民從一名剛出校門的航空學員,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空中斗士。
為國為民死又何懼
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日航空部隊準備在這一天大規?找u武漢,以此向天皇祝壽獻禮。這一陰謀早已被中國方面掌握,航空部隊迅速向武漢周邊集結,待命迎戰。
大戰前一晚,懷民回家看望住在武漢的父母。臨走時,他掏出1塊銀元,孝順地對母親說:“這幾天日軍常來武漢,我們部隊24小時都處在臨戰狀態,我隨時都有可能升空作戰。這塊銀元給你,你喜歡吃什么東西,自己上街去買。”隨后回到部隊。
懷民走后,母親用這塊銀元買了幾個柑橘,對家人說,這是留給懷民下次回家吃的,不準任何人動。老人沒想到,這幾個柑橘,懷民再也沒有吃到。
4月28日深夜,從父母住處回到部隊后,懷民寫了一篇近似遺言的日記,他說:“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我是為國家和廣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價值。如果我犧牲了,切望父母節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日記中,壯士豪情溢于言表,為國家、為民族,死又有何懼!
除了1937年9月中旬南京上空之戰負傷,還有兩次,懷民都敢于用飛機撞擊強敵,欲與敵人同歸于盡。1938年4月,中國軍隊與日軍在山東臺兒莊展開激戰。為支援地面部隊,懷民多次駕機參加戰斗。在嶧縣上空,他被多架敵機包圍。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孤軍奮戰,駕機沖向敵機。幸運的是,敵機被撞毀,他自己跳傘成功,安然無恙。
1938年4月中旬的一天,在山東歸德上空,懷民與敵機展開激烈戰斗。憑著高超的技術,他一連打下3架敵機。在與第4架敵機作戰時,因機翼與敵機對撞而變形,再無法作戰,懷民駕著受傷的飛機,向下滑翔。在下滑過程中,他的右腿中彈,他憑著過硬的駕駛技術,飛機最終平穩地降落在機場上。
懷民死里逃生多次,對于死,他早就置之度外。
蒼天一撞舍身取義
4月29日下午2時30分,日軍數十架戰機分多層編隊,從安徽起飛,偷偷向武漢襲來。中國空軍和蘇聯志愿航空隊嚴陣以待,出動數十架戰機升空攔截。
滿天的槍、炮聲,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引來地面越來越多的目光。從現存的照片看,當時很多武漢市民走出家門,涌上街頭,密切關注著天上的戰斗。有人表情嚴肅緊張,有人露出笑容,顯然,天上的一切扣住了人們的心弦。中國勇士們果然不負眾望,在自家門前越戰越勇,拼死殺敵。
懷民的戰機,是第4大隊副大隊長董明德的僚機。他們在空中縱橫馳騁,連續擊傷敵機。一番鏖戰,懷民痛快地擊落1架敵機后,招來幾只紅了眼的惡狼的圍攻。5架敵機死死咬住他,將他包圍起來,集中火力猛射。懷民飛機的油箱中彈起火,操縱不靈,飛機冒著煙向下栽去。這時,敵人的子彈也射中了他的胸部。
在此緊急關頭,懷民本可按照操作規程,跳傘求生。然而,令地面無數人驚愕、動容的是,懷民拉平飛機,倒扣著向上翻轉180度,奮力沖向一架高速而至的敵機。敵機飛行員做夢也沒想到,中國的飛行員會殺身成仁。頃刻間,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爆炸,黑煙紅火,彌漫空中。懷民被彈出座艙,隨即墜入江底,飛機殘骸也落入江中。
天上的這一幕,如此意外,如此悲壯,震撼了每個人的心靈。
懷民的壯舉,迅速擊垮敵軍意志。在越戰越勇的中、蘇空軍聯手打擊下,日本空軍終于招架不住,轟炸機率先掉頭逃竄。一串串槍彈在一陣陣怒吼中瀉向天空,飛向敵機。復仇的火光在天空燃燒,飄落的機片在空中橫飛。一團團火球閃耀著墜落下來,武漢上空成了日本空軍巨大的火葬場。
此戰耗時僅半個小時,卻一舉擊落日機21架,其中戰斗機11架,轟炸機10架。而中國空軍損失戰斗機12架,傷亡5人。“4·29”空戰,是抗戰以來最輝煌的空戰勝利。
次日,各大報刊紛紛報道這次震驚世界的大空戰,無數國人歡欣鼓舞,也為懷民的壯舉而無限惋惜。
懷民雖死精神猶存
懷民雖死,精神猶在,感動了無數華夏兒女。
1938年6月5日上午,武漢大空戰中犧牲的四位飛行員的追悼大會在漢口舉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敬獻花圈,挽詞是“捐軀報國”。朱德和彭德懷的挽詞是“精忠神勇”。愛國將領馮玉祥為懷民賦詩一首“舍身成仁同歸盡,壯烈犧牲鬼神氣”。
會上,烈士家屬代表講話。懷民的哥哥陳天和,也就是陳文的父親致辭,他說:“我兄弟給全國同胞的啟示是:‘四·二九’的那一天,空中的一團火光,這火光印在我們的腦子里,將永遠不會忘記。這火光照亮了我們的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走上幸福自由的道路。”
6月5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李克農等人親到大禮堂致祭。下午5時,蔣介石、宋美齡來到禮堂致祭。慰問完畢,宋美齡給懷民父母親送上撫恤金1萬塊現洋。
說也奇怪,懷民墜入長江后,武漢各界組織數千人沿江搜尋,卻未發現他的蹤跡。6月5日追悼會當日,儀式尚未開始,突有一漁民跑到大禮堂報告,在江上找到陳懷民的遺體,已送到大禮堂門口。
陳懷民等烈士安葬之后,當時的武漢市政府將漢口日租界的一條街命名為“陳懷民路”,至今仍在。烈士的家鄉江蘇鎮江也將其出生的地方命名為“懷民村”,“懷民村”的村牌,如今在鎮江博物館。
叔叔懷民犧牲時,陳文還沒有出生,但從記事起,父親陳天和就一遍又一遍給她講述二叔的英勇事跡。奶奶因為二叔的犧牲,終日痛苦流淚,竟哭瞎了眼睛。
74年過去了,每每憶及叔叔的英雄事跡,陳文都感佩不已,倍感和平來之不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360.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