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靖宇犧牲真相:是自殺還是死于偽軍之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29年,24歲的楊靖宇奉中共中央之命奔赴東北,開始了他保家衛國的光輝之旅?谷諔馉幈l后,楊靖宇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6000余人,分布在南滿一帶開展抗日斗爭。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犧牲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時年35歲。一直以來,關于楊靖宇如何犧牲的說法不一,且頗具爭議。本文試羅列幾種主要說辭,以饗讀者。

  被日寇擊殺說

  1938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并戶政策,加強了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使抗日聯軍的處境愈發艱難,楊靖宇被迫率領第一路軍一部1400多人轉戰長白山密林。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楊靖宇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則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與日寇進行過多番廝殺后,他身邊僅剩7名戰士,其中4名負傷。于是楊靖宇下令4人轉移。后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村落找些吃的,結果,兩名戰士下山后被日偽軍殺死。2月23日,楊靖宇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4個中國人,楊靖宇恪守黨的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給錢讓其中一人幫他買些食物和棉鞋,結果這個人泄密給日偽當局。最后,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楊靖宇,并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楊將軍壯烈殉國。

  楊將軍被日寇擊殺的說法,源于敵偽檔案當時對楊靖宇犧牲原因的記載。其中,號稱“戰地實錄”的《陣中日志》記載:“康德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江縣城西南方六公里的高地,楊靖宇在此處向村民索取食物。接到保安村住民的報告,警察隊本部隊員(包含特搜指紋班)立即出動,交戰二十分鐘,將匪首楊靖宇擊斃。繳獲物品有:毛瑟手槍一支同子彈160發;匣槍二號一支同子彈30發;匣槍三號一支同子彈40發,F金6660元,手表一塊,鋼筆一支,印章一枚,其他雜品!眰巍秴f和雜志》(1940年933期)刊載的“楊靖宇討伐座談會”報道:益子理雄在座談會上說,“由報告的農民做向導向約會地點走去?墒,到那里一看,好像事先知道一樣,約會地點連個人影也沒有。只看到一排大腳印上山了。就這樣,走在最前頭的人沒有用聲音,而是比劃著山那邊有人影,于是,把全隊人員分成兩班,一班從山頂上,一班從山半腰偷偷地往前湊!囊幌乱积R向山那邊缺口的人影開了槍。那邊的人影像個大駝鳥似的一邊滾著一邊逃脫了。我讓四五個人做監視哨留在山頂上監視人影的去向,自己帶人追了上去。這時已經看到對方跑得力氣已經用盡了。他再次用兩只手槍亂射起來。敵我距離是50米!闶窃鯓拥挚挂矝]有用了,投降吧!’我們再次向他勸降,但代替回答的是手槍的子彈。‘打!干掉他!’更進擊到30米,他已經是進退維谷了。這時我們分成兩伙。從兩方面開始了猛烈的射擊。大約交戰了10分鐘,不知哪一方面射擊的子彈命中了敵人!揉幌碌瓜铝。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猛然一看,楊靖宇是被日寇擊殺的。但問題是慣于較真、善于摳細節的日本人,這一次在誰是殺害楊靖宇兇手的關鍵問題上作了一回模糊處理。他們在所有的資料記載中都以“射殺”、“命中”等詞語一筆帶過。他們在《陣中日志》也只記下了“射殺楊靖宇”這件事,并沒有記載是誰射殺的。

  其實,楊靖宇犧牲不僅是東北抗聯史上的一件大事,也被說成是日軍侵華史上的一件“偉大功績”。因為“討伐”楊靖宇有功,野副昌德由日本關東軍699部隊長、南地區軍警憲特“討伐”司令官升任首都(新京長春)防衛司令官(中將),岸谷隆一郎由通化省警務廳長升任通化省次長、熱河省次長、山西省次長,其余一些部員及叛徒都得到了相應的獎賞。所以,日軍很有可能不想讓這個射殺楊靖宇的“頭功”花落他家,所以故意淡化處理,掩蓋事實真相。

  僅剩最后一顆子彈,自殺身亡

  因為日偽檔案記載的模糊性,長期以來,關于楊靖宇犧牲的歷史真相眾說紛紜。其中,有些資料說他是用最后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曾一度占據主流。據坐落在靖宇縣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館長王維儒回憶:20世紀50年代初,為尋找和確認殺害楊靖宇的兇手大費周折。一度曾根據靖宇縣保安村群眾的傳說,將“自殺說”認定為楊靖宇犧牲的原因。那么,這種說法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僅用最后一顆子彈自殺說”源于保安村砍柴農民藺長貴之口。事情是這樣的,就在楊靖宇犧牲那天,藺長貴也在三道崴子打柴。日偽“討伐隊”上山時,正巧與他碰了個正著,并把他扣在山下不準動。楊靖宇犧牲后,尸體就是先用藺長貴的小爬犁往回運的,后來遇到軍車,才棄掉爬犁將楊靖宇的尸體拉上汽車。藺長貴雖然沒有近距離出現在第一現場,但他當時與“討伐隊”的叛徒們同去同歸接觸不少,知道一些相關情況的事實。上個世紀50年代初,東北行政公署副主席張學思來靖宇縣慰問老區人民,張學思在聽到劉成祥村長保護楊靖宇尸身的經過后,贊揚他:“你為人民立了一功!边@時,藺長貴也將道聽途說來的楊靖宇“自殺說”當成自己在現場的見聞,并講給張學思和記者們:“楊靖宇見只剩最后一顆子彈,高喊:寧死不吃滿洲國的飯!然后自殺身亡。”此后,楊靖宇“自殺說”就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當時,楊靖宇的犧牲在當地群眾中反響很大,“楊靖宇僅剩最后一顆子彈自殺”的說法也很符合楊將軍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甚至連中國軍事博物館這樣的權威機構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都是這樣展出的,所以此種說法一時間并無人質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371.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