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本來人在?途,應該隨遇而安,但是太后畢竟是太后!在西逃53天中,她卻大把花錢,大口吃喝,遍嘗了山西鄉土特色,品盡了山西美食味道。從老百姓田間地頭的玉米稈到聊以充饑的窩窩頭小米粥;從普通農戶家常菜肴到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從達官貴人的高檔宴席到奢侈靡費的滿漢全席,她深切地感受了一次超級吃貨的最高境界,深度體察了一次山西各地的鄉土美食滋味。在她亡命山西聞喜縣的兩天時間中,竟然花掉了20萬兩白銀,相當于這個縣三年錢糧賦稅總和。真可謂是“日用斗金”!如此鋪張靡費,不能不讓人咂舌。
一、人在?途,以玉米糊糊和綠豆面條充饑。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打扮成一個老村婦的模樣,只帶了些散碎銀子,混入流民逃出了紫禁城。在進入山西境內之前的半個月,可謂是顛沛流離,連慈禧本人也說“我已完全成一鄉姥姥!崩ьD窘迫到此,一碗小米粥,半個窩頭便足以讓這位整日錦衣玉食的皇太后心滿意足。
吃,滿足生存所求,人生之大欲,需求之根本。當生存受到威脅時,什么都是浮云,填飽肚子最最要緊。西行這一路,這位被稱為老佛爺的太后最開始的日子就是在先滿足基本需求中奔波著。
1900年8月30日三乘小轎抵達大同府天鎮縣,當時的鑾駕也不過如此而已。天鎮處于晉、冀、蒙三省的交界,也是河北進入山西的必經之路。慈禧一行人在一個叫慈云寺的寺廟休息了一晚,當時給慈禧準備的吃喝非常潦草,據說只喝了一碗玉米糊糊類的素粥。
9月1日慈禧抵達大同陽高縣的聚樂堡,借宿于村東路北的一深宅大院,即王官屯李家。此時,小米粥、窩頭已經難以交代這位老佛爺了。李家給慈禧準備了本地特產綠豆面條,還配了山蘑、木耳、香草、黃花等野菜做的鹵。可是這碗面還沒進口,門外有人來鬧事。當地幾個后生上山采摘野菜時摔斷了腿,來討要醫藥費。原來,太監為了討好慈禧,暗令當地行營,逼著村民們上山采集。慈禧一怒斬了這太監。第二天一早,慈禧不敢久留,吩咐立即啟程。估計由于受了驚擾,那碗綠豆面條也沒吃出個啥滋味,因此綠豆面條也沒能受到太后夸贊,沒能撈到什么知名度。
二、避忌諱將山西名菜“鳳趴窩”改名“金鳳臥雪”。
隔天,慈禧光緒一行便到了大同府,大同府的準備工作充分,物品供應也比較豐盛。當時大同府有名的酒樓就是明代已打出知名度的鳳臨閣,地方官員找來了鳳臨閣的名廚,做大同最有名的菜品給慈禧和光緒享用,其中有一道菜叫“鳳趴窩”,是這家店的招牌菜。明朝末年開始在民間流傳,其做法是將一只雞經過烹制后放在大盤內,下面再放些油炸干粉條,旁邊放10顆油炸煮雞蛋和油炸豆腐。慈禧吃了這道菜后,忙問周圍侍從菜名。
侍從馬上到門外向候著的官員打聽,官員們尋思,慈禧太后此行名為西狩,其實還不就是逃跑?“鳳趴窩”三字怕會招來殺身之禍,于是絞盡腦汁,想出個“金鳳臥雪”的名字,讓一個含落魄之意的菜名變得優雅起來。這道菜從此得名“金鳳臥雪”。鳳臨閣的廚師還特地精心制作了9籠“百花燒麥”,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著雞、鴨、魚、蝦、蟹、牛、羊、豬、兔9種肉餡,燒麥上端制成牡丹、荷花、玫瑰、芍藥、玉蘭、月季、秋菊、杜鵑、梅花9種花形,如此精致的“百花燒麥”同樣得到了慈禧的贊賞。
直到此刻,慈禧及其一路奔波的朝廷官員和隨從的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擺脫了玉米糊糊果腹的窘境之后,慈禧的胃已經開始挑剔起來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404.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