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楊輝,中國南宋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于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宋元數學四大家之一的楊輝,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排出豐富的縱橫圖和討論其構成規律的數學家。
   說起楊輝的這一成就,還得從偶然的一件小事說起。
   一天,臺州府的地方官楊輝出外巡游,路上,前面銅鑼開道,后面衙役殿后,中間,大轎抬起,好不威風。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著芳香的氣息,帶來了生活的歡樂和幸福。杜鵑隱藏在芒果樹的枝頭。用它那圓潤、甜蜜、動人心弦的鳴囀來喚醒人們的希望。
   成群的畫眉鳥像迎親似的蹲在樹的枝丫上,發出婉麗的啼聲。楝樹、花梨樹和栗樹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
   楊輝撩起轎簾,看那雜花生樹,飛鳥穿林,真乃春色怡人淡復濃,喚侶黃鸝弄曉風。更是一年好景,旖旎風光。
   走著、走著,只見開道的鏜鑼停了下來,前面傳來孩童的大聲喊叫聲,接著是衙役惡狠狠的訓斥聲。楊輝忙問怎么回事,差人來報:“孩童不讓過,說等他把題目算完后才讓走,要不就繞道!
   楊輝一看來了興趣,連忙下轎抬步,來到前面。衙役急忙說:“是不是把這孩童哄走?”
   楊輝摸著孩童頭說:“為何不讓本官從此處經過?”
   孩童答道:“不是不讓經過,我是怕你們把我的算式踩掉,我又想不起來了!
   “什么算式?”
   “就是把1到9的數字分三行排列,不論直著加,橫著加,還是斜著加,結果都是等于15。我們先生讓下午一定要把這道題做好。我正算到關鍵之處!
   楊輝連忙蹲下身,仔細地看那孩童的算式,覺得這個數字,從哪見過,仔細一想,原來是西漢學者戴德編纂的《大戴禮》書中所寫的文章中提及的。
   楊輝和孩童倆人連忙一起算了起來,直到天已過午,倆人才舒了一口氣,結果出來了,他們又驗算了一下,覺得結果全是15,這才站了起來。我們把算式擺出來:
   (在左邊的方塊中,無論你橫、豎、斜著加結果都是15。請試一下)
   孩童望著這位慈祥和善的地方官說:“耽擱你的時間了,到我家吃飯吧!”
   楊輝一聽,說:“好,好,下午我也去見見你先生!
   孩童望著楊輝,淚眼汪汪,楊輝心想,這里肯定有什么蹊蹺,溫和地問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童這才一五一十把原因道出:原來這孩童并未上學,家中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讀書。而這孩童給地主家放牛,每到學生上學時,他就偷偷地躲在學生的窗下偷聽,今天上午先生出了這道題,這孩童用心自學,終于把它解決了。
   楊輝聽到此,感動萬分,一個小小的孩童,竟有這番苦心,實在不易。便對孩童說:“這是10兩銀子,你拿回家去吧。下午你到學校去,我在那兒等你!
   下午,楊輝帶著孩童找到先生,把這孩童的情況向先生說了一遍,又掏出銀兩,給孩童補了名額,孩童一家感激不盡。自此,這孩童方才有了真正的先生。

   教書先生對楊輝的清廉為人非常敬佩,于是倆人談論起數學。楊輝說道:“方才我和孩童做的那道題好像是《大戴禮》書中的?”
   那先生笑著說:“是啊,《大戴禮》雖然是一部記載各種禮儀制度的文集,但其中也包含著一定的數學知識。方才你說的題目,就是我給孩子們出的數學游戲題!
   教書先生看到楊輝疑惑的神情,又說道:“南北朝的甄鸞在《數術記遺》一書中就寫過:“九宮者,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楊輝默念一遍,發現他說的正與上午他和孩童擺的數字一樣,便問道:“你可知道這個九宮圖是如何造出來的?”
   教書先生也不知出處。楊輝回到家中,反復琢磨,一有空閑就在桌上擺弄著這些數字,終于發現一條規律。
   他把這條規律總結成四句話: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相更,四維挺出”。就是說:一開始將九個數字從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將9和1對換,左邊7和右邊3對換,最后將位于四角的4、2、6、8分別向外移動,排成縱橫三行,就構成了九宮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9858.html

相關閱讀: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