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以市民為服務對象的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的出現以及許多傳統的行業逐漸因以市民為服務對象而出現新的發展,都充分說明了宋代城市中市民物質文化的發達。其中,酒肆和茶坊的發展,可以說是宋代市民物質文化發展的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方面。飲酒和飲茶的風氣雖然并非是開始與宋代,但是到了宋代,酒和茶的銷售規模飛速擴大:根據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記載,神宗寧熙十年(1077年)以前,宋政府在全國260個城市轄區中,設有榷酒務(官辦的造酒作坊)1800多個。宋代的財政開支大約五分之一靠酒稅支持。同時,由于城市中多層封閉的坊市制度的破壞,商業市場迅速蔓延,酒肆茶坊就蓬勃地興盛起來了。由于市場商品交換非常發達,為了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酒肆已經是“十室之邑必有”,在城市里,即使是里弄坊巷,也往往設有設有許多酒肆和茶坊。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東京擁有大酒肆72個,其余中小酒肆“不能遍數”。而《宋會要輯稿》中仁宗五年有“在京腳店酒戶內撥定三千戶”的記載,說明當時東京的中小酒肆不會少于三千。南宋版圖小于北宋,但酒稅卻幾乎與北宋相當,甚至超過北宋?梢娔纤尉扑帘缺彼味嗟枚唷2璺、酒肆不僅是士大夫聚朋交友的地方,同時往往還有說書、評話、講史、小唱……所以茶坊酒肆也是市民娛樂、休憩和消遣的場所。酒肆茶坊里聚集了市民階層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各種市民關心的話題消息在其中流傳,這里成為觀察市民的各個層次的萬花筒,反映著市民的眾生相。酒肆茶坊的興起,本身就可以說明市民的消閑意識和文化趨同的意識的出現,他們迫切地或是自然地需要有一個場所或者說是一個精神的“家園”來容納他們得情趣、視角,因而在市民物質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點,在以下的市民動態文化中,表現得更加明顯。3.市民世俗享樂為中心的動態文化物質文化的發達,與動態文化的興盛是密切相關、互為因果的。所謂動態文化,指的是一文化內人們的外在行為狀況,著往往是一個文化的主導特色,因而在文化的三個層面中最具有代表性。市民動態文化,其精神風貌、文化結構和各種表現形態無不圍繞著市民這一消費主體,其中又以滿足市民享樂為目的的市民文藝最具有代表意義。而宋代的市民文藝,是以宋代的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為基礎的,正如有學者說的:“宋代城市,整個就是一個大市場,在其產生商品與利潤的同時,還產生了市民文藝。”市民文藝的發展,也與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有直接的吸取關系,如宋代的吟叫藝術,就是來源于市場中商販的叫賣聲。
市民文藝有說話講史類、雜技、雜劇、影戲與傀儡戲、音樂舞蹈……民間的百戲、曲藝等文娛活動,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規模、內容、形式、場地以及規范化、專業化、商品化程度都有明顯的提高。作為城市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話本和戲曲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流傳下來的話本推動了明清白話小說的發展高潮。說話,北宋已見端倪,當時主要在街坊上行走說唱,有的在宮廷中演出。但南宋除此之外,主要在瓦子演出,已經有固定場所。話本、唱本的發展!蹲砦陶勪洝分杏涊d的南宋話本、傳奇小說,有107種之多。《武林舊事》卷10中也列了宋代官方雜劇話本280多種。百戲,是多種伎藝的總稱,內容廣泛。宋代百戲主要有雜技、相撲、魔術、踢鐘、吃針、燒火、踢瓶等等。其中的雜技,在宋代逐漸成為一項獨立的藝術。民間的舞蹈組織“社火”相當興盛,規模大、專業性強,一些專業演員技藝高超,反映了民間文化的發展。角,即相撲、爭交,也是宋代的流行活動,不僅有男子相撲,女子相撲也十分流行。囂三娘、黑四姐等都是著名的女子相撲選手。曲藝也在宋代形成了北方的雜劇與南方的南戲這中國兩大吸取流派的基礎?軕蛞彩鞘质軞g迎的表演,在南宋的臨安,元宵之夜,官巷口、蘇家巷就有24家演出。這些藝術形式多是民間藝人對傳說故事的再創造,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許多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平民百姓,即使不是反映市民的真實生活,也反映了市民的理想、情趣,遠不同于服務于宮廷廟堂的傳統形式,適應了多階層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開啟了“俗”文化發展的新時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1184.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