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傳染病是什么?治療的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春天萬物復蘇,也是各種流行病頻發的季節。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愛衛會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做好防控工作。在中國古代,盡管沒有“流行病”這個名詞,但其醫學概念是存在的,這就是“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如果大規模暴發,則稱為“大疫”。傷寒、瘴氣、傳尸、癘風、虜瘡等五大傳染病,曾給古人帶來了深重災難,最害怕……

  傷寒,古代最普遍的傳染病

  對于流行病的現象,古人認識很早!吨芏Y?天官》“疾醫”條稱:“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贝杭镜摹?首疾”是什么病?從字面來說,是“頭疼病”。晚清國學大師孫詒讓《周禮?正義》認為:“春氣不和,民感其氣,則為?痛而在首也!币詫O氏的觀點來看,就是春天氣溫不穩,或冷或熱便容易患頭疼腦熱,這就是古代醫學所說的“傷寒”。古代傷寒的概念很寬泛,一切由外部感染的疾病,均可稱為“傷寒”。中國歷史上第一波傷寒大流行,發生于東漢時,世界上第一部總結性臨床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作者張仲景是當時的名醫,其宗族原來有200多口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不到十年竟然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七成死于傷寒。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魏大軍也曾為傷寒所困,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南征,打了一場著名的“赤壁之戰”。但到十二月份,曹軍突發“大疫,吏士多死者”。實際上,曹軍所患的傳染病就是冬春時高發的“傷寒”。傷寒導致大規模死亡事件發生于13世紀上半葉。據《金史?哀宗本紀上》記載:天興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余萬人。”汴京就是今河南省開封市,不到兩個月,死了近百萬人,F代學者結合當時醫家李杲《內外傷寒辨惑論》所記,認為這次大疫就是傷寒疫。


  瘴氣,古代最兇猛的傳染病

  在古代傳染病中,瘴氣大概是古人眼里最為可怕、兇猛的傳染病。瘴氣到底是什么傳染病?其實就是瘧疾!隘憽弊謴摹梆凇睆摹芭啊,“虐”是老虎頭,在甲骨卜辭中寫作“ ”,似老虎張著大口撲向人。其意思很明了,這是似老虎一樣兇猛的傳染病。古代早期,人們直接將瘧寫成“虐”,《禮記?月令》即稱“民多虐疾”。東漢人劉熙在其《釋名?釋疾病》釋“瘧”中,稱此病為“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后熱兩疾,似酷虐者也!毕惹貢r期,瘧疾最早在中國南方地區流行。《周禮》中所謂“秋時有瘧寒疾”,即指此疫秋天多發。究其發病原因,《禮記》認為:如果秋天氣溫偏高,即所謂秋“行夏令”,就會暴發瘧疾,因傳播瘧疾的蚊蟲繁衍密集。

  在古代,嶺南、川貴一帶多瘴氣,所以這些地區也是瘧疾的重災區。云南過去民謠稱:“五月六月煙瘴起,新客無不死;九月十月煙瘴惡,老客魂也落!北蔽横B道元《水經注》“瀘江水”條也稱,瀘江兩岸“時有瘴氣,三月、四月逕之必死”。歷代官兵南征,多因瘧疾而遭遇重挫。當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即因畏懼瘴氣,而推遲其南征計劃。唐玄宗李隆基南征時更因瘴氣而失利,據《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三》記載,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唐朝廷派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率7萬大軍征伐南詔國(今云南境內)。結果士兵被傳上瘴疫,又病又餓,死去“十有八九”,李宓被活捉,全軍皆沒,后再派軍征討,總共差不多死了20萬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4765.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