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歷史揭秘:順治駕崩為何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順治最鐘愛的董鄂妃在承乾宮病逝,年僅22歲。在其去世后的那年冬天,順治也在悲痛中突染天花,沒過多久也不治身亡。

順治彌留之際,大學士王熙奉命趕到皇帝病榻旁撰寫遺詔。在其自撰《年譜》中,王熙自稱所寫遺詔經過了皇帝的認可,“凡三次進覽,三蒙欽定,日入時始完”。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六晚,順治皇帝駕崩歸西。

奇怪的是,在順治遺詔公布后,王熙便將當時所有與遺詔有關的文稿資料全部付之一炬。此后,王熙對遺詔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無片言只語。

更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是,順治遺詔中居然有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盡孝道,輔佐朕躬,內政聿修。朕仰奉慈綸,追念賢淑,喪祭典禮,過從優厚,未能以禮止情,諸事窬潰不經,朕之罪一也!

所謂“未能以禮止情”,這話雖然說得委婉,但無疑是對董鄂妃間接的譴責。王熙聲稱自己擬的遺詔已經過順治的同意,但以順治的個性,他應該不會在臨終前留下如此對董鄂妃不利的話語,因為這完全是對他們本就為人非議的愛情的一種否定。

那么,順治的遺詔又是怎么變成了“罪己詔”的呢?

從順治死亡到公布遺詔中間有四個時辰(古代一時辰等于現在兩小時),清史專家孟森先生推測,“其間必有太后及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而把對董鄂妃的葬禮逾度寫進遺詔,顯然有有意而為之,估計是反映了孝莊太后對董鄂妃的怨恨。

事實上,孝莊太后從一開始就對順治和董鄂妃的結合并不滿意,而順治的早死,很自然的歸結于董鄂妃的原因。喪子之余,孝莊太后腦海里浮現的想必是對“紅顏禍水”的一腔怒火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6730.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