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下江南,所到之處留下多座行宮,也留下無數傳說。近百年來,這些傳說多以“秘史”“野史”的面目出現。最近幾年,借助多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乾隆的形象更是呼之欲出:他自小就不得父皇雍正的喜歡,完全是沾了爺爺康熙的光,才被立為太子;他關心民生疾苦,常常帶一兩個隨從就下江南微服私訪;他生世撲朔迷離,一輩子都沒搞清自己的親爹親媽是誰;他之所以要六下江南,就是要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紛紛擾擾、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判斷。那么,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南巡之謎
乾隆下江南是為了尋找親生父母嗎
乾隆皇帝為什么要下江南?很多人最為熟知的一個緣由是:他其實是為了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等都采用了這個說法。那么,乾隆的親生父母是誰呢?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浙江海寧的陳閣老夫婦!稌鴦Χ鞒痄洝肪筒捎昧诉@個說法。陳閣老當年與雍親王交好,兩人的夫人同時懷孕。陳閣老的夫人生了個男孩,雍正的夫人卻生了個女孩。于是,雍親王夫婦用“掉包計”,把陳閣老的兒子據為己有。陳閣老夫婦雖然發現孩子被掉包了,卻不敢對外泄露真相,而是帶著家人告老還鄉,以求安穩度余生。
真相: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帶著母親
學者朱誠如主編的《清朝通史?乾隆朝分卷》中,有專門的章節講述乾隆六下江南的事情。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初五和十月十七,乾隆帝弘歷先后兩次下旨,說將在十六年(1751年)春天巡幸江南。至于為什么要巡幸江南,諭旨里說得很清楚,大致可以總結為四點。
一是,時任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閩浙總督、署浙江巡撫高斌、喀爾吉善等官員代表五省軍民士紳,恭請乾隆皇上臨幸。臣民赤心不宜辜負,民愿難以拒絕。
二是,朝中大臣就南巡之事廷議后,援據經史,認為既然有康熙皇帝南巡的先例,那么乾隆南巡是完全可行的。
三是,江浙地區地廣人稠,其官方、戎政、河務、海防、民間疾苦,皇帝一向惦記,但因距離京城路途遙遠,一直未能前往。
四是,乾隆恭讀圣祖(康熙皇帝)實錄,見康熙南巡時,供奉皇太后,百姓夾道歡迎,贊頌皇帝孝德。一向孝順母親的乾隆對此十分羨慕。乾隆十六年,恰逢太后六十大壽,乾隆很希望借此盡孝。
四條理由,于公于私條條在理。有趣的是,從史書的記載看,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前四次都帶著他的母親同往。而根據傳說,他南巡的目的是為了尋找親生父母。傳說的虛假性不攻自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6738.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