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開國將帥們改名的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沈現,

翻開《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您會發現許多將帥的名字都是后來更改的,這里輯錄的是部分開國將帥改名的軼事。

  

  朱德:紅色品德耀中華

  朱德元帥原名朱代珍,字玉階。中學畢業的朱德在家鄉教了一年書以后,為了報效祖國,他立志投筆從戎,經過一番曲折,1909年11月,23歲的他如愿以償地考入了云南陸軍講武堂,開始了戎馬生涯。報考時,他改名朱德。俗話說,名如其人,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由于文字的奇異巧合,‘朱德’這兩個字在中文里正好是紅色品德的意思!敝炜偹玖詈髞硗渡碛谥袊嗣竦慕夥攀聵I,不僅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而且也以其“紅色品德”贏得了人民的景仰!  

  許光達:必達光明的彼岸    

  許光達大將原名許德華,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失敗后,他回到長沙尋找黨組織。在白色恐怖下的長沙無法立足,1929年初他輾轉河北清河、北平、唐山,又南下江蘇、安徽找黨,行前他改名許泛舟(李白詩句),希望像只鳧雁似的小舟,即使泛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黨。后來,被安徽黨組織推薦去上海中央軍事訓練班學習。在上海受訓結業后,被分配到洪湖根據地從事武裝斗爭。行前,他更名為許光達,意在經過不懈地奮斗,必達光明的彼岸。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作證,許光達正是憑借他不懈的奮斗,最終抵達了光明的彼岸。    

  徐海東:天翻地覆慨而慷    

  徐海東大將原名徐元宿,出生在一個六代窯工的家庭,有兄弟姐妹十人,全靠做窯為生,生活很苦。他當過窯工,打過短工,后來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軍。當他聽說家鄉黃安、麻城地區有了共產黨,就決心回家鄉鬧革命。黃麻起義失敗后,他的家被抄,房子被燒,親屬20多人慘遭殺害。但他毫不氣餒,把這血海深仇牢記心里,毅然將自己北伐時的名字徐少奎改為徐海動,意思是要決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把反動統治搞個天翻地覆。后來人們把海動聽成了海東。    

  呂正操:操練好了打日本   

  呂正操上將出生在遼寧省海城縣唐王山后村,日本帝國主義攫取的南滿鐵路從村西經過。他從少年時代就目睹和經歷了日本侵略者對家鄉人民的壓榨與欺辱,他恨透了日本人,總想長大以后當兵打日本,報仇雪恨。他8歲開始上學,老師曾給他取名呂正言,他回家一琢磨,這言語的言字,與軍事打仗沒啥關系,于是自己想出了操練的操字,改成正操。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呂正操17歲那年參加了東北軍,1937年率部脫離潰退的國民黨軍,在冀中敵后開辟抗日根據地,使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宋時輪:跟上時代的車輪   

  宋時輪上將1907年8月出生在距醴陵城區二十公里外的丁姑山,按宋氏宗族老規矩,給他取名為宋方友。在族中長輩們的資助下,他先后讀了私塾、高小,并考入醴陵縣立淥江中學。在讀高小期間,他改名為宋繼堯。在淥江中學就讀期間,與左權、蔡升熙等進步同學發

  起成立了“社會問題研究社”,開始探求革命真理。1925年,宋繼堯投身黃埔軍校,開始軍旅生涯。為表達革命的決心,趕上時代發展的車輪,他正式改名為宋時輪。宋時輪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獻身于共產主義事業。    

  李志民:為民更名不改姓   

  李志民上將原名李鳳瑞,又名李明階,他早年化名李軒參加農會工作,在白色恐怖時期不得不轉入地下,東躲西藏。1928年12月,縣委決定抽調他到紅五軍第二縱隊去當中隊黨代表,縣委委員劉大榮問:“你在東鄉一帶活動很長時間,大家都熟悉你的名字,今后到紅五軍工作,為了保密,最好再改個名,你看改個什么名字好?”他想到當地老百姓與財主打官司時常說的一句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他相信革命一定能打贏,不必改名換姓,但為了革命需要,改個名字也行。于是拿定了主意:“姓不改了,既然我立志為人民謀福利,投身革命事業,就改名為志民??立志終身為人民吧!

  劉大榮欣然贊同,并從筆記本上撕下一頁紙,用李志民這個名字為他寫了給紅五軍的介紹信。李志民這個名字從此伴隨他一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9022.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