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虞姬身世之謎,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虞姬身世之謎

  虞姬,江蘇蘇州常熟人

  楚國滅亡后,項羽自幼便隨叔父逃亡至會稽郡吳縣(今蘇州),并后來在蘇州一帶率領江東子弟起義。項羽結識虞姬,虞姬為今江蘇蘇州常熟人,常熟有虞山,今是著名的虞山風景區,虞姬即出生于常熟虞山腳下一個村舍——虞溪村里。

  虞姬,一說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人

  沭陽縣顏集鄉為虞姬故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臺、項宅等史跡。沭陽,隸屬江蘇省宿遷市,因位于沭河之陽而得名。據《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后生時五鳳鳴于宅,異香聞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

  沭陽民間關于虞姬的傳說佳話也是頗多。據介紹,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曾任沭陽知縣,離任43年后重游沭陽時,特地再到顏集鄉憑吊虞姬,作有“過虞溝游虞姬廟”詩,并自注“相傳,虞故沭人也。”民國期間沭陽當地曾對虞姬廟進行修建,后該廟在抗戰期間毀于戰火。

  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么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的這一首《垓下歌》,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再有牽掛,唱完《垓下歌》,拔劍自刎。

  項羽悲痛萬分,在倉促間只好草草掩埋了虞姬,隨即項羽帶著八百騎兵連夜突圍而出,被漢軍追至烏江邊,烏江亭長說江東還是霸王的地方,漢軍沒有船,讓霸王渡江東山再起。項王說,自己當年與江東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戰死,自己不愿茍且偷生,并無顏面再見江東父老,謝絕了烏江亭長的好意,不忍心將良馬(烏騅馬)殺掉,將馬送給烏江亭長引渡,然后率領28個子弟兵執短兵器和殺來的漢軍再次拼殺,最后項王見到自己的舊部下呂馬童,說:不是我項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來了,那就讓老朋友得萬戶侯(劉邦當時用重金購項羽首級),于是慷慨地自刎在烏江邊,將頭送給了呂馬童。

  《史記》中記載: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馀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馀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9044.html

相關閱讀: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