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章太炎:從反儒到護儒只為使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從反儒到護儒

  1912年1月19日,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的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正式宣布小學廢止讀經,否定了清政府“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從此,儒家經典從政治、教育領域全面退出。

  但是,儒家經典盡管從政治教育領域退出了,并不意味著它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領域就消亡了。相反,由政府力量驟然廢止了孔子及儒學的意識形態地位,在民國初年帶來了社會價值標準的紊亂,和中國人空前的信仰危機。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梁漱溟父親梁濟的自殺。這位前清官員痛心地發現:“今世風比二十年前相去天淵,人人攘利爭名,驕諂百出,不知良心為何事,蓋由自幼不聞禮義之故!

  1918年,梁濟在積水潭投湖自盡。留下遺書《敬告世人書》中說:“國性不存,我生何用?國性存否,雖非我一人之責,然我既見到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喚起國人共知國性為立國之必要!绷簼救瞬⒎且晃槐埵厝钡母,他曾明確表示自己“極贊共和”,這使得他的自殺更能說明一些問題。

  美國傳教士丁義華曾對民初教育部門“去孔”的舉措評價道:“民國第一任內閣教育總長蔡元培,逞其一偏之心思,欲為驚人之創舉,昌言廢孔...當時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然怵于政府之威嚴,大都敢怒不敢言,蔡氏去位,此案全翻,未幾而孔教出焉!

  對于儒家思想仍然在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多數民眾仍然在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上認同傳統儒學,并在社會生活中沿襲儒家倫理傳統。對此,湯化龍在《上大總統言教育書》中作了深刻揭示。其云: “化龍洞觀世變,默察民情,知非明定教育指針,昌明道德,不足以正人心而固國本。深維孔子之道,最切于倫常日用,為舉國所敬仰,其言行多散見于群經!

  鑒于自由民主在民國初年不足以成為中國人價值體系的參照,袁世凱只得重新利用起傳統文化的資源。他說: “前據南京留守黃興電陳: 民國肇造, 年少輕躁之士, 誤認共和真理, 以放恣為自由, 以蔑倫為幸福。綱紀隳喪, 流弊無窮。請講明孝弟忠信禮義廉恥, 以提倡天下, 挽回薄俗等情。仁人之言, 聞之感喟。本大總統深惟中華立國, 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政體雖更, 民彝無改! 1913年6月22日,袁世凱發布尊孔崇圣令。

  嚴復和康有為曾是戊戌維新時期主張向西方學習的維新思潮的主將。然而,當民國建立以后,他們都是傳統文化最有力的聲援者,康有為力主成立孔教會,試圖勸服當局者以孔教為“國教”。嚴復也發表了尊孔讀經的言論,認為:“蓋不獨教化道德,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者,以經為原本”。

  1913年8月15日,孔教會代表陳煥章、嚴復、梁啟超等人像國會兩院遞交《請定孔教為國教請愿書》,正式揭開孔教運動序幕。該請愿書公布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興起了一股孔教熱。9月3日,孔教會在國子監舉行“仲秋丁祭祀孔”,參加者有數千人,其中除了嚴復、梁啟超等學界名流,還有政界要人梁士詒、湯化龍、陳昭常等。9月27日,孔教會在曲阜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與會者多達二千人,規模盛極一時。

  與康有為不同,章太炎公開反對定孔教為國教,但是他所反對的,僅僅是將孔子及儒學以“宗教”事之。此時的章太炎,對孔子與儒學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1914年他將早年批判孔子的名篇《訂孔》修訂為上下兩篇,充分肯定了孔子的學問與成就。直到1921年,他在遭受柳詒徵的攻擊后,索性大方地承認,自己早年批孔批錯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4853.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