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年康熙皇帝與喀爾喀蒙古(外蒙古)首領們于多倫諾爾(今內蒙古)會盟,標志著外蒙古納入了清帝國的版圖,從而徹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柨γ晒欧譃橥林x圖汗(居首)、車臣汗和札薩克圖汗三部。
在多倫會盟過程中,康熙帝顯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通過請罪、眾議、赦免、賜宴、封賞、大閱、建寺、編旗等形式,平息喀爾喀兩部的積怨與紛爭;推行清朝的編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穩定喀爾喀蒙古社會秩序,加強了中央集權,使之“感懷帝德,咸傾心臣服,愿列藩屬”。這是康熙帝為國家統一大業建立的又一大歷史功績。
康熙皇帝擁有宏大的戰略眼光,運用智慧靈活、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將外蒙古納入中國版圖,隨后他將親率大軍橫絕大漠,一舉擊潰準噶爾,收復外蒙古,從此徹底解決了困繞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游獵邊患。長城只是消極防御的治標之策,再堅固也抵擋不了鐵騎的南下,而運用高明的政治手段讓北方游獵民族歸順才是徹底解決邊患的根本,這正是康熙懷柔蒙古,反對修建長城的本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6083.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