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魯迅的故事:關于魯迅小時候讀書的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十七歲之前曾用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臺醫科專門學醫,后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可謂知言。

  求學時期

  早年魯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府城內東昌坊口(今屬紹興市越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在北京任官員。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親魯瑞。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1892年,11歲的魯迅就讀于家鄉紹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1893年(光緒十九年),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莊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禮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開始衰落,同時其父親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童年的生活場景,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都成為后來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來源。

  魯迅的童年與少年,就是一個從天上到人間的跌落過程。對此魯迅自述曰:“我幼小時候,家里還有四五十畝水田,并不很愁生計。但到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幾乎什么也沒有了;我寄住在一個親戚家,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我于是決心回家,而我的父親又生了重病,約有一年多,死去了!盵8]

  1898年,17歲的魯迅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并改名為周樹人。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與陳衡恪結交,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留學日本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21歲的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2年后進入仙臺醫學?茖W校(1912年改制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現代醫學。魯迅選擇學習現代醫學,是因為父親的病故造成他對中醫產生了嚴重的懷疑。他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也是當時仙臺唯一的中國留學生。在仙臺給魯迅影響最大的是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魯迅的青年時代》和許壽裳所著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兩部書中,兩人都曾引用過魯迅的醫專同班同學醫學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魯迅學年成績:

  解剖學95.3分

  組織學73.7分

  生理學65分

  倫理學83分

  德語60分[6]

  物理60分

  化學60分

  平均65.5分,全班第68名(班上同學142人)

  總成績正如魯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學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對此班上部分同學認為是“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1994年,渡邊襄發現成績算錯:生理學上學期60分,下學期75分,單科學年平均65分,不是63.3分,學年總平均65.8分,學年平均83分的倫理學等第登錄成丙等。

  魯迅后來作有《藤野先生》,對這篇作品也非常重視,1935年日本巖波書店要出《魯迅選集》日本語譯,他要求執行選集編譯工作的自己的學生增田涉:“我看要放進去的,一篇也沒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請譯出補進去。”魯迅身后,藤野也發表《謹憶周樹人君》一文回憶魯迅留學生活。

  魯迅在醫校學習一年以后,便從學校退學。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稱自己是因為受到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電影片里,中國人圍觀日軍殺害中國人情節的刺激,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據永田圭介的專著《秋瑾——英雄女俠傳》記載,在1905年秋瑾回國前,曾在陳天華追悼會上對反對回國的魯迅許壽裳等人痛罵,還拔出了隨身攜帶的日本武士刀厲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其一是讀書作官的道路,再者,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做某一個官僚的“幕友”(俗稱“師爺”)。倘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7239.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