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婦女襦裙——宋代婦女通常的服飾,包括貴族婦女平時所穿的常服,上衣大多為襖、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為裙子、褲等。
襦和襖是基本相似的衣著,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貴者用錦、羅或加刺繡。一般婦女則規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緞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服。
本圖為穿窄袖短襦的宮女(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間的建筑,據說是為了紀念周武王之妃邑姜而建。殿內現存大型彩塑四十三尊,除邑姜一人為傳說中人物之外,其余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婦女。這些婦女姿態端莊,動作自然,有的灑掃,有的供奉飲食,有的服侍起居,似一群宮女形象。從人物裝束來看,基本為晚唐五代時的遺制;有的戴幞頭、身穿袍衫;有的發髻高聳,長裙曳地。其中穿襦裙的最多,襦裙的樣式和傳世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所描繪的大體相同。唯衣襟不拘規則,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的影響。身上的裝飾并不復雜,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
穿襦裙、披帛的宮女(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彩塑)。
穿窄袖短襦的宮女(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彩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2005.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