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公元1153年 米友仁去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153年,宋代畫家米友仁去世。在北宋末南宋初,米友仁以他著名的江南山水畫活躍在畫壇上。米友仁(1074~1153),字元暉,小字虎兒,米芾之子,世人稱其為“小米”,太原人。米友仁上承家學,盡管書法上不比其父,但卻繼承和發展了其父的畫風,山水畫尤為精絕,“點滴煙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其天真,自題為墨戲”他特別注意寫生,在自然的山水中尋找靈感。所繪之畫題材多為表現濕潤多雨、煙霧彌漫的江南山水,給人以朦朧飄渺之感,其友翟耆年有詩云:“善畫無根樹,能描?[氵董]云”,道出了米友仁水墨山水畫的特點。
在二米之前,山水畫崇尚精確細致表現客觀景物,米友仁則在運用簡率的潑墨來表現江南煙云迷漫的山水境界有了較大的突破。其脫略形似、放浪于規矩法度之外立意去表現江南迷蒙云山煙雨的畫風,對元以后的文人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姜夔流落江南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南宋后期詞人、詩人。他早歲孤貧,成年后出游揚州等地,往來于長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間,過著四海飄零的生活。他一生未作官,多才多藝,擅長詩詞及書法,精通音律,尤以寫詞著名。姜夔詞的藝術特點首先表現在其意境的清幽冷峻,通過這種意境寄托他落寞的心情,這對后世許多功名失意、流落江湖的文人極富吸引力。姜詞還以講究音律和辭藻、語言曲雅凝練著稱。他還善于在語言上用虛詞和單行散句,聲律上間用拗句拗調,富于轉折和變化,雖刻意求工而不流于輕靡浮艷,適當糾正了婉約派詞平熟軟媚的作風,給人以簡潔醇雅之感。姜夔的詞繼承了婉約派詞人的成就,同時部分融合了辛棄疾詞的清健筆調,又適當地吸收了江西派詩人的手法,在詞壇上自成一派,對后來詞家的影響很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2008.html

相關閱讀: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